□冯秀芝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即便患者在急性期成功脱离危险,其后遗症也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有效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常见脑出血后遗症 脑出血后,患者有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肢体运动障碍颇为常见,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甚至可能发展为偏瘫。语言功能障碍也较为多见,患者或许会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者听不懂他人话语。此外,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吞咽困难等问题,也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困扰。 日常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居住环境整洁、安静且舒适,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小时进行1次),防止压疮形成。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口腔卫生,每天进行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饮食护理 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原则。多提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预防患者便秘。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喂食时务必小心,让患者采取半卧位,缓慢喂食,避免发生呛咳。若吞咽困难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通过鼻饲饮食的方式,确保营养供给。 康复训练要点 早期康复介入对于肢体功能恢复相当关键。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即可着手开展简单的被动运动,比如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关节,预防关节僵硬。随着恢复状况逐渐向好,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坐起、站立、行走等。患者可以借助康复器械辅助训练,也可以在家人陪同下开展适度户外活动,增强肌肉力量与肢体协调性。 语言康复训练 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鼓励其多开口说话。从简单的字词开始练习,逐渐练习短语、句子。家人与患者交流时,语速宜慢,发音要清晰,给予患者耐心与鼓励。患者也可以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等方式,刺激语言中枢,推动语言功能恢复。 认知康复训练 针对认知障碍,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认知训练。比如,让患者回忆当天或近期发生的事情,锻炼记忆力;进行玩拼图、搭积木等游戏,提升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心理支持 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因身体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人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鼓励,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重新融入社会,增强自信心。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脑出血后遗症的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属具备耐心、细心与恒心。科学的护理措施、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以及充足的心理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成武海吉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