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一纸墨香 一段家风
不平凡的行医路
人性与时代交织的民俗画卷
冬日趣事
摄影作品
1
11 1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人性与时代交织的民俗画卷
 

□张勇

 

   韩飞的《人间》,犹如一幅细腻而宏大的民俗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呈现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变迁。
    《人间》由郑州大学出版社推出,一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部反映河南省豫东地区农村生活新风貌的乡土题材长篇小说,共3卷、133个章节、44万字。小说以一个叫王家寨的村子,描写整个豫东平原,再现了河南农村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光辉业绩。
    小说以女主人公姚淑美的感情线为重要线索之一,生动地刻画了她与3个男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姚淑美与丈夫王贵仁的感情浓厚纯洁,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真挚与美好;与王文福的情感则充满无奈与抗拒,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与马春耕的情感缠绵悱恻,象征着纯粹的欲望。20多岁的姚淑美失去丈夫,守身如玉却在心仪男子出现时动了心念,描写得真实而动人。正如古语所说:“千人千面,百人百性。”韩飞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如实描绘了姚淑美的心迹演变过程,使得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生动感人。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以时代前进为脉络,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豫东平原的巨大变化。小说展现了平原地区独特的生活风貌、浓郁的风情、淳朴的民风和传统的民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丰富、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豫东平原,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生活变迁。
    小说成功塑造了姚淑美、王贵仁、马春耕等人物形象,以时代发展为主线,重点突出了两代人的婚恋、三代人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并穿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和饮食文化。
    韩飞出生在河南省郸城县。豫东自古就是中原文化厚重地域。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韩飞对农村生活有着难以割裂的浓厚情结。在《人间》里,围绕粮食问题而展开的故事叙述和穿插的豫东饮食文化的描述,反映了韩飞对粮食问题、对民生的深深忧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流露出韩飞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小说叙述沉稳、语调厚重,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矛盾冲突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生动,极具故事的张力和浓厚的文学色彩,弘扬了主旋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部难得的乡土文学作品。
    小说的创作有“三重境界”:一是小说家在写小说时有神来之笔;二是小说家写小说也被小说所写;三是并非小说家在写小说,而是小说自己在写。韩飞的写作,既是小说家在写小说,同时也被小说所写。通过序言,我们更能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韩飞花费7年心血写成《人间》,他的初心源于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故事,那些回忆深深印在他的心里。
    中学时代就有写书想法的韩飞,后来参军,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和机关文字工作,也写过一些文学作品。转业后,韩飞一度迷失方向,直到同学的一句话唤起了他的初心,开始了文学创作。在写作过程中,韩飞提到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讲述,这其实是他进入痴迷写作状态的体现。韩飞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十分谦逊,他认为“一本书写得好与不好,只有读者有资格评价”。
    小说出版后,不少读者被这部作品感动得流泪,而韩飞自己在写作时也曾泪流不止。这充分说明《人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间》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感受人性的温暖与复杂,去领略时代的变迁与魅力。
 (作者供职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