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闫云
“叔叔、阿姨,我真不想离开这里。欢迎您有空到郑州玩啊……”话音刚落,小明(化名)先后扑到太康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孙业赞和护士长夏曼的怀里,踮起脚、撅起小嘴分别在两人的额头上亲了一下,之后才恋恋不舍地和爸爸妈妈一起离开医院。 今年8岁的小明是郑州市某小区的一名小居民。两个月前,他突患疼痛“怪病”,因双脚不能站立,出行只能依靠轮椅。 据小明的妈妈张某介绍,小明的疼痛“怪病”发生在今年的2月8日。小明患病后,她和丈夫郭某快速带小明到郑州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经过做核磁共振、CT(计算机层析成像)等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小明妈妈,孩子没病,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听说孩子没病,张某和郭某一颗悬着的心暂时落了地。回到家后,随着“休养”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一天比一天加重。看着儿子的“怪病”,张某心急如焚。 为了尽快帮孩子查出病因,张某和丈夫带着小明开始四处求医——郑州市、北京市……只要听说有治疗疼痛的地方,无论路途多么远,他们都要带着小明去看病。“我们先后去了30多家医院,遇到的专家也有30多个,都说孩子没病。”张某说,每次去看病都是满怀希望,可结果都是失望而归。2个多月来,看着小明整日疼痛难忍的样子,张某的心都碎了,整天以泪洗面。 4月16日,一个朋友给张某打电话,说太康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可以治疗小明的病,建议带孩子去治病。随后,张某和郭某立即带着小明赶到太康县人民医院。 根据小明的病情,该院疼痛科主任孙业赞和护士长夏曼为小明制定了特色治疗及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该科为了给小明带来乐趣,消除郁闷情绪,还为小明购买了玩具,并安排护理人员陪小明聊天,为他讲中、外童话故事。 针灸、理疗、中药足浴……奇迹终于发生了,经过2天治疗,小明的疼痛程度得到缓解,并能短时间站立。3天后,小明的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自己可以站立行走了。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小明,一开始,张某以为是自己看走了眼,待其确信小明真的康复后,张某顿时喜极而泣。 “老公,儿子康复啦!”情绪稳定后,张某迅速给丈夫打“报喜”电话。接到消息后,正在外地出差的郭某立即赶到太康县,并特意制作了两面锦旗,送到孙业赞和夏曼的手里。 据孙业赞介绍,自从新冠疫情发生后,该院疼痛科已陆续收治类似小明这种症状的患者达20余例,这些患者均为青少年。接受科室的特色综合治疗和疼痛专科护理之后,这些患者目前均已康复出院。 面对患者家属的赞誉,孙业赞笑着说:“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利用所学的知识来消除患者的病痛,本来就是自己应尽的职责。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