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镇辉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染病如同不期而至的“隐形敌人”,一次次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稳定。从黑死病席卷欧洲,到天花肆虐全球,这些惨痛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传染病防控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攻坚战,唯有凝聚每一份力量,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健康长城”。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且隐蔽,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虫媒传播等。例如,季节性流感病毒通过空气和飞沫在人群中快速扩散,每年都会引发大规模的感染;霍乱弧菌则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曾多次在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引发疫情;疟原虫借助蚊虫叮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期威胁人类健康。这些病原体一旦突破人类的防线,不仅会损害个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医疗资源挤兑、经济停摆等连锁反应,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个人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每个人的日常行为都关乎健康大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抵御病原体的基础,如勤洗手,能有效清除手上沾染的病菌;正确使用公筷公勺,可避免交叉感染;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滋生,能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同时,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提升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把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主动告诉医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积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从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到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无数实践证明,疫苗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提前“演练”,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在传染病防控中起着关键的枢纽作用。社区可以通过宣传栏、线上平台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居民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社区应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措施,加强对农贸市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减少病原体滋生和传播的机会。当疫情发生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迅速行动,协助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物资配送等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邻里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维护社区卫生环境,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传染病防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应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力度,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企业要保障医疗物资的生产和供应,稳定市场秩序;媒体应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公众科学防控,避免恐慌和谣言传播。只有政府、企业、媒体等各部门、各行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才能凝聚起强大的防控合力。 传染病防控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守护者。从个人的点滴行动,到社区的紧密协作,再到全社会的统筹联动,每个人的力量都非常重要。当全民携手,将防控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就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健康长城”,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健康家园。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