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免疫性心肌炎的辨证论治
射干麻黄汤治疗顽固性咳嗽
崩漏散的应用与功效
经方治杂病案例分享
“条口透承山”针法治疗面瘫
1
11 1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免疫性心肌炎的辨证论治
 


□郭宏强

初诊 患者尹某,男性,69岁,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2024年7月10日,患者接受依托泊苷、卡铂、阿替利珠单抗治疗1个周期。7月17日,患者颈部、大腿内侧及腋下无明显诱因出现红疹,次日发热,体温高达38.6摄氏度。患者住院检查后,被诊断为骨髓抑制伴发热,经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心肌酶谱异常,心肌损伤经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心肌酶谱下降,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既往对化疗和免疫治疗耐受性较差,PS(体力状况评分)评分为4分,伴有胸闷、气促、饮食不佳、疼痛症状,同时患有高血压病2级(中危),为缓解症状进行会诊。患者胸闷、气促(需要吸氧),口干严重,口中多浊唾,伴有呛咳、腰痛、双下肢无力、睡眠差,大便正常,舌质淡红、少苔,脉弦(尺脉及右寸弱)。
  辨证 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运化失司。
  方药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山药30克,牛膝2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玄参15克,黄芪90克,当归15克,炒白术15克,清半夏15克,茯苓15克,杜仲30克,肉桂6克。共10剂。水煎,每天1剂。
  二诊 患者出院后共服药21剂,西医治疗仅口服依托泊苷胶囊。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状态显著好转,每天可以进行2次散步(三四千步),乏力、气短症状消失,不需要吸氧。此时,患者喉部容易痉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腰酸,咳嗽无痰,无浊唾,皮肤瘙痒未再出现,舌质红、苔薄白,脉双寸弱、关尺弦。
  辨证 中焦痞塞,气阴两虚,肾气不固。
  方药 黄芪90克,当归15克,清半夏20克,黄芩15克,黄连3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赭石30克,炙甘草10克,醋龟甲30克,鹿角胶12克,紫石英30克,补骨脂3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共10剂。水煎服,每天1剂。
  诊疗思路 患者首诊时病情较重,考虑为免疫相关性心肌炎,PS评分为4分,患者当时口干甚,舌质淡红、少苔,考虑肺胃阴液不足;胸闷气促,口中多浊唾,呛咳,双寸弱,则考虑脾不运化,中气不足,大气不升;腰痛,双下肢无力,尺脉弱,可知肾气不足。笔者综合考虑,辨证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运化失司。梳理整个辨证脉络,其根本应该是肾阳不足而及脾,脾气不足而致水液运化失司导致口中多浊唾,肺胃阴液不足,气血虚损,心阴心阳俱不足则致失眠。因此,患者应该标本兼治,先仿《温病条辨》中的方药玉女煎,清肺胃气分之虚热,补肺肾之阴液,治其标;黄芪、当归、人参、炒白术、茯苓,健脾而促运化;杜仲、肉桂,补肾阳以阳中求阴,补脾肾以治本;加半夏,一可防补阴液太多而滋腻,二可降气止咳,三可配合人参、炒白术、茯苓,以除浊唾。患者服药后,乏力、气短消失,不再吸氧,可自行散步。患者阴液不足之象已经明显缓解,主要表现为中焦痞塞、肾阳不足,故予以半夏泻心汤调理中焦,当归补血汤顾护气血;龟鹿、紫石英、补骨脂、玄参、麦冬、五味子,补益元阴、元阳,引火归元。
    患者进行免疫治疗一个周期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免疫性心肌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在辨证施治的时候,并没有因患者有心肌炎就在心脏方面辨证,首诊辨证涉及的主要是肺、胃、脾、肾。因此,辨证一定要有整体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