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疗胆囊结石验案
李振华辨治肺部疾病三则
盗汗的诊疗方法
如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点刺放血治疗发热寒战
1
11 1 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刺放血治疗发热寒战
 


□刘彦美  文/图

发热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值0.5摄氏度。体温上升期患者会感到发冷或恶寒,出现寒战、皮肤苍白等现象,机体产热增加。
  寒战是一种机体的生理反应,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快速收缩和舒张,从而导致身体颤抖。寒战一般是身体为了应对寒冷环境、感染、发热前期或其他导致体温调节失衡状况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此时进行物理降温,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加重发抖、寒战症状,引起机体更明显的发热反应。物理降温,体表温度降低,一直达不到疾病体温的阈值,延长体温上升期,也就是延长了发冷、寒战的时间,加重了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适宜采用物理降温来退热。
  在体温上升期,患者出现寒战,应给予保暖,从而改善发热患者的舒适度。那么,如果患者不想用药或其他原因不能用药怎么办呢?笔者下面主要介绍放血疗法如何治疗发热寒战。
辨证分型
  邪在肺卫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邪热盛实 热不寒,大汗,口渴饮冷,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洪大。
  热入营血 高热,神昏谵语,烦躁抽搐,面赤气粗,或喉间痰鸣,或肌肤发斑,呕衄便血,舌质绛,脉细数。

治疗方法处方一
  取穴:耳尖穴、大椎穴。
  辨证分型:适用于邪在肺卫及邪热炽盛型高热。
  操作:先将患者双耳廓皮肤揉红搓热,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耳尖2次~3次,然后用手挤压穴位出血,直至血色变为鲜红,再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取大椎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2次~3次,并挤捏穴位出血数滴,然后用大小适宜的玻璃罐采用闪火法拔罐,出血量以2毫升~5毫升为宜,留罐时间约为5分钟,每天治疗1次,最长不超过3天。
  处方二
  取穴:督脉两侧选大椎穴、身柱穴、太阳穴、曲池穴、委中穴。
  辨证分型:适用于热入营血型高热。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沿着脊柱两侧叩打出血后,用闪火法拔罐吸附以上部位,留罐5分钟~10分钟,余穴每次取2个~3个,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用闪火法使小罐吸附于穴位,留罐5分钟~10分钟。每天1次~2次,热退即止。
  处方三
  取穴:大椎穴、曲池穴、少商穴。
  辨证分型:神昏配水沟穴、十宣穴(以中指为主),烦躁配印堂穴,热入营血配中冲穴。
  操作:常规消毒后,取大椎穴、曲池穴均先用三棱针点刺3次~5次,再用闪火法拔罐令穴位出血5毫升~10毫升;少商穴、十宣穴、中冲穴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用手挤压放血5滴~10滴;水沟穴、印堂穴点刺,用手捏起放血。
  在临床治疗重症发热寒战的患者中,放血疗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根据不同的病证,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