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疗胆囊结石验案
李振华辨治肺部疾病三则
盗汗的诊疗方法
如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点刺放血治疗发热寒战
1
11 1 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盗汗的诊疗方法
 


□孙言闯

2021年12月10日初诊 陈某,女性,23岁。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睡眠后出汗,未重视,近3天症状明显加重。
  现症 微恶寒,手足不温,丑时、寅时盗汗,辰时亦出汗,仅背部出汗,胸腹部无汗,饮食尚可,睡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微弱。
  中医诊断 盗汗。
  辨证分型 阴阳失调,兼有内热。
  西医诊断 多汗。
  治法 调和阴阳,兼以清热。
  方药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15克,白芍15克,黄芩9克,生地15克,牡蛎12克,龙骨12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共3剂。水煎取药液400毫升,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第2煎,泡脚。
  2021年12月12日二诊 患者服完第1剂药后,夜间未再出汗,辰时背部微微出汗;服药3剂后,夜间未再出汗,但是辰时背部微微欲出汗而未出汗,其他症状同前。效不更方,继服上方3剂。
  2021年12月16日三诊 患者服药后,昼夜皆不出汗,微恶寒、手足不温等症状好转。笔者观患者舌象、切其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逐渐有力。笔者嘱咐患者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近日回访,患者未再出汗,痊愈。
  案例分析 患者以夜间眠后出汗为主要症状,被诊断为盗汗,症状表现为丑时、寅时盗汗,辰时亦出汗,仅背部出汗,胸腹部不出汗。子时一阳生,丑时肝藏血,寅时肺主皮毛司开阖,此阶段阳气上升,若阴血不足则阳加于阴谓之汗,而盗汗。同时,患者有微恶寒、手足不温等症状,可见阳气不足、脾气不健,脾主四肢不能周荣,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故寒作。结合患者舌淡红、苔薄黄,主气血不足兼有热象,脉细微弱主血虚,辨证为阴阳不调,兼有内热,当调和阴阳、滋阴清热,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汤温阳散寒、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以平衡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达阴平阳秘、精不外泄之功。“血汗同源、精血同源”,精不外泄则汗不泻。患者舌象薄黄、脉细略弱为阴血不足有热,配伍黄芩以清上焦肺金之热,配伍生地以滋肾水不足。该患者为医院护士,熬夜伤血、思虑伤神,导致阴阳颠倒、营卫不和而出汗,病机与方药相符,一诊投之有效,二诊效不更方巩固疗效,至今未再夜间出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