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王 雁 高 健 王 伟 姚留唐
“浚县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让屯子镇卫生院的外科、骨科和肛肠科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目前,已成为带动卫生院整体发展的‘拳头’科室,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患者来院就诊。今年1月至10月,屯子镇卫生院门诊患者100586人次,住院患者2455人次,门诊量与同期相比增长2.2%,住院率增长24.5%。”鹤壁市浚县屯子镇卫生院院长齐彦超说,门诊量的增加得益于对口支援带来的变化。 “我的腿恢复得相当好,今天下午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在家门口看病既省钱、省心又省事,家人照顾我还方便!”半个月前,家住屯子镇的村民王某,因骑摩托车不慎摔倒在地,造成左下肢骨折,随后被送到了屯子镇卫生院进行治疗。在住院期间,屯子镇卫生院外科主任、主治医师周建强采用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经过15天的精心治疗,目前,患者王某能够拄着拐杖下床行走。“我丈夫的手术做得很成功,恢复效果相当好。基层有这么好的医疗技术,谁也不愿意跑那么远到县城去看病,还是在家门口看病方便!这里的就诊环境好,服务态度热情,不仅照顾病人方便,还能照料家里,而且能享受到更好的医保报销政策。”患者王某的爱人王女士说。 “大娘,您出现手部酸疼等症状,是因为您患有腱鞘炎,我给您做一个小手术,您就没事了。”患者李某今年75岁,很早就患了腱鞘炎。因为孩子们都已外出打工,李某想去县城医院看病,可由于年纪较大、路途遥远,看病始终成了她心中的一个“结”。然而,就在李某为自己的病犯愁时,乡村医生告诉她,浚县人民医院派专家到屯子镇卫生院坐诊,能够治好她的病。于是,李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屯子镇卫生院进行治疗。经过认真细致地检查,浚县人民医院骨二科对口支援医生宋旭文做现场技术指导,屯子镇卫生院医生周建强、曹鹏等技术团队经过40分钟的精心治疗,李某的手术顺利完成并亲自走出了手术室。“我没有感到难受,手术很快就做好了。没想到我治病的愿望终于在家门口的医院实现啦!”李某向手术医生连声道谢。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齐彦超说,周建强、曹鹏、王俊芳不仅是屯子镇卫生院引进过来的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还是外科、骨科、肛肠科的业务骨干。这3位临床医生擅长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各种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运用中药熏洗、坐浴、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等外科疾病,平均每个月开展手术40余例,其中门诊手术达20余例。屯子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为加强医疗保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8年8月,浚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共同体与屯子镇卫生院“结缘”,并签署对口支援协议,选派外科、骨科、儿科、口腔科、康复科的专家进行驻扎式技术帮扶,通过坐诊、查房、带教的形式,帮助基层医生提升诊治水平和服务能力。“我是今年4月被派驻到卫生院工作的,除了每天坐诊和手术,我们每个星期都要组织相关临床医生(包括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指导手术操作要领,规范了医疗行为。”宋旭文说,目前,屯子镇卫生院整体业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尤其是外科、骨科、肛肠科的医疗技术远近闻名。业务拓展、技术提升,为老年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患者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就是对屯子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的认可。 浚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方杰说,为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充分发挥区域内二级公立医院的牵头引领作用,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逐步实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目标。因此,由浚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共同体牵头,选派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参加对口支援,对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临床诊疗、理论教学、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还可以通过远程系统进行线上会诊,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建立特色重点专科,同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就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