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王正勋 通讯员任怀江 褚玉山)“快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已经几天不能饮食,一吃东西就吐,脸色煞白煞白……”8月28日9时,一位心急如焚的家长来到温县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焦急地向科主任秦凌阳求救。 秦凌阳赶忙为患儿查体,并详细询问病史。患儿6岁左右,但尿床已有3年,近2个月在当地诊所服用“益肾补骨液”治疗,期间从未检查过肝功能。近日,患儿四肢躯干均出现黄疸,且进食即吐,精神差,初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秦凌阳向家长讲明病情,安排患儿住院进行相关检查。 检查结果一出,让秦凌阳惊出一身冷汗——患儿总胆红素162微摩尔/升,高出正常值的5倍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65单位/升,是正常值的37倍;天门冬氨酸转移酶1160单位/升,是正常值的30倍,几乎达到了肝衰竭的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患儿病情危重。秦凌阳立即邀请院内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尚斌南、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志新等,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医务团队一边进行保肝降酶退黄对症治疗,一边联系磁共振室给患儿完善检查。 生命重于泰山。秦凌阳为了尽快明确诊断,多次打电话,亲自去磁共振室协调,完善了磁共振检查。经过多学科会诊,最终明确诊断患儿为药物性肝损伤(重度),于是给予保肝降酶、对症用药等积极治疗,并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经过精心治疗,患儿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