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峰
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急剧升高,达到或超过180/12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可伴有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高血压急症患者由于血压急剧升高,常伴有脑、心、肾、大血管的严重损伤或急性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因此,在高血压急症的抢救过程中,做好急救护理非常重要。 常规处理 对疑似高血压急症患者,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病史收集,全面检查,并做实验室检测,以便对涉及的靶器官受累情况尽可能早地进行评估。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是不是高血压急症,不能因为患者的全面评估而推迟治疗。对有急性高血压的患者,必须立即送往急救中心或重症监护室,对其进行连续的血压监测,尽早给予血压控制,防止器官损伤。在适当情况下,给予有效的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并根据不同的靶器官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其临床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其药理、药代动力学作用、心排出量、全身血管阻力、靶器官血流等方面影响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症状。理想的降压药应该能够达到预期的降压效果,而且降压效果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意识情况 患者意识障碍时,检查瞳孔是否对称,有无眼震,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是否正常。若瞳孔缩小呈针尖样,表示脑部有出血或脑水肿,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若瞳孔扩大、对光反应不正常或伴意识障碍,应警惕脑血管意外;若瞳孔对光反应不正常或伴意识障碍,则提示病情危重。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心慌、心悸、濒死感等症状和体征,若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急性心力衰竭。 观察有无眼底出血或视盘水肿 若出现眼底出血或视盘水肿应警惕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功能衰竭。 观察有无肾功能不全 观察尿量的变化及24小时尿量变化。 观察血压变化 意识障碍是高血压急症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也是血压急剧升高而导致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标志。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必要时测量并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当血压超过180/120毫米汞柱时,应高度重视;当血压下降至80/50毫米汞柱时,应考虑脑灌注不足。 患者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安静的环境、舒适的体位,通常采取卧位,因为卧位时上肢处于外展放松状态,袖带压迫血管时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又由于卧位时回心血量减少,使心排血量减少。因此,患者测量血压前应先排空小便,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应加测指尖血,以防血液凝固引起的测量误差。 防止意外发生 由于高血压急症患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严重损伤,故对血压有较大影响。要做好其生活的管理,防止意外发生。在抢救时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护士应正确使用硝酸甘油,使患者的血压保持在稳定水平,并且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急症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要介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等。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果出患者现血压突然下降至90/60毫米汞柱以下或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综上所述,一旦发生高血压急症,必须在1小时内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否则将有可能导致患者重要靶器官衰竭,造成残疾或者死亡。因此,护士必须做好紧急护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