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
“大夫,我家孩子最近几个月总是清嗓子、眨眼睛,眼科和耳鼻喉科都去看了,都说问题不大,建议我来儿保科看看。大夫,孩子到底怎么了?”经过临床询问及测评等检查,这个孩子最终被诊断为抽动障碍(抽动症)。抽动症是什么病啊? 抽动症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不自主地、反复地、快速重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抽动症状会因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而加重,放松时则会减轻。 抽动症都有哪些症状 运动性抽动 面部:眨眼、斜眼、皱眉、张口、伸舌、噘嘴、歪嘴、皱鼻等;肩颈:点头、仰头、摇头、转头、斜颈、耸肩等;四肢:动手指、搓手、握拳、动手腕、举臂、伸腿、伸膝等;躯干:挺胸、收腹、扭腰等。 发声性抽动 吸鼻子、哼哼声、清嗓子、咳嗽、尖叫、犬吠声,重复词语、短语、句子等。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和影响是什么?目前,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心理、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有关。抽动症患者容易同时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学习困难、暴怒发作、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如何治疗抽动症 教育及家庭干预 告知和教育患者及其父母,对于多数抽动患者,抽动会在青春期结束时自行消退。对患者积极治疗抽动症的同时,要对家长进行管理培训,增加亲子互动,最好能让学校老师也参与进来。 综合行为干预 这是抽动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综合的放松训练、正强化、自我监控等,使患儿意识到自己的抽动症状,并教他们具体的行为策略,以减少抽动。 药物治疗 对于影响生活、学习的中、重度抽动症患儿,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无法控制时,需要药物治疗。用药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 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注意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应避免对孩子管教过严、批评过多,减轻孩子学习负担;避免不愉快的家庭环境,避免孩子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之中。 避免生活及饮食习惯的不良影响。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手机或玩电脑游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增强体质,提高患儿免疫力。孩子反复感冒、过敏或其他感染也会使抽动症的病情复发或症状加重。 总之,抽动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孩子、医生、父母、老师的共同支持。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