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依然是手术。乳腺癌在实体肿瘤里预后相对好于其他部位肿瘤,5年总生存率约为80%,一般情况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00%,Ⅱ期、Ⅲ期、Ⅳ期5年生存率依次降低,血行播散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最终原因。 影响预后的因素 乳腺癌术后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乳腺癌手术的预后主要根据结果、乳腺癌的分期、危险因素的多少、免疫组化的结果、病理的分级、患者的年龄、手术后是否进行系统的预防防治等,预后会有差别。 年龄:任何肿瘤患者发病年龄与其预后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年轻患者肿瘤发展相对迅速,预后偏差;老年患者肿瘤生长相对缓慢,淋巴结转移出现晚,预后较好。 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淋巴结转移者10年生存率为75%~90%,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仅为30%左右。预后好坏也与受累淋巴结绝对数目有关,一般以腋窝淋巴结有3个~4个淋巴结转移为界,小于此数目的预后较好,大于此数目的预后较差。 乳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在组织学分型中,以原位癌、黏液癌预后为佳,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相对较差,按照SBR(组织病理学)分级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组织学分级分为Ⅰ、Ⅱ、Ⅲ级,级别越高其分化程度越差,发生淋巴结转移概率越高,预后越差。 激素受体状态:乳腺癌是激素治疗敏感性肿瘤,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两者均阳性预后较好,两者均为阴性较差,一项阳性预后介于两者之间。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预后比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癌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人体抑癌基因(p53)阳性预后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预后差。HER-2状态是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别于其他因素的独立因素,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有HER-2基因的过度表达,易发生淋巴结、骨、肝、肺、脑等部位的转移,致使其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期明显缩短。 肥胖:对绝经前肥胖的女性来说,随着体重指数增加,总死亡率和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笔者建议乳腺癌患者术后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此外,在无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的直径<2厘米预后较好;在无淋巴结转移时,位于乳腺外侧及中央区的肿瘤较乳腺内侧预后要好。 查出乳腺癌后,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乳房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差异较大,预后良好的患者很多,术后加强护理和定期复查,争取治愈。 (作者供职于尉氏县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