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十二四物汤 |
|
□张冬燕 四物汤是临床常用养血活血的经典方剂,最早记载于唐朝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方》中,书中原方四药意在补血调血并行,主治“伤重,肠内有血者”。后世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剂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各种血虚证,阴柔辛甘相伍,补中寓行,补血不滞血,行血不伤血,被称为“妇科圣方”。 药物组成 四物汤由熟地、白芍、当归、川芎4味药物组成。 方中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经、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在四物汤中为君药。熟地能够滋补肝肾之阴血,为血液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例如,对于因肝肾阴虚导致的面色萎黄、眩晕耳鸣等血虚症状,熟地有很好的滋养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经、脾经,可以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白芍在方中为臣药,一方面协助熟地增强养血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酸收的特性收敛血液,防止血液逸出脉外。同时,白芍对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胁肋疼痛等有缓解作用。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经、心经、脾经,可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当归作为臣药,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节血液运行、补充血液不足。对于血虚血瘀导致的月经量少、痛经等妇科病症以及血虚肠燥便秘等,当归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可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为佐药,其活血行气之力可使血液运行通畅,避免血液瘀滞。在四物汤中,川芎推动其他药物到达病所,并且对于血瘀引起的头痛、胸胁疼痛等有止痛效果。 适应证 血虚证 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症状。四物汤具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虚。例如,女性因长期失血或营养不良导致的血虚,服用四物汤后可逐渐恢复正常的血液指标和身体状态。 血瘀证(兼血虚者) 当体内有瘀血阻滞,同时又存在血虚的情况时(如女性痛经伴有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四物汤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化瘀,使血液充盈且运行通畅,从而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月经不调 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等情况。四物汤可以根据不同的配伍调节月经周期和经量,恢复正常的月经规律。 辨证要点 血虚辨证要点 医者要辨别患者的面色,血虚者面色多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尤其是患者突然站起时,会加重头晕症状;再者是心悸失眠,心血不足不能濡养心神,还有舌象淡白、脉象细弱等表现。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结合舌脉情况,可判断为血虚证,四物汤适用。 血瘀兼血虚辨证要点 在血虚症状的基础上,患者若有疼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等情况,表明体内有瘀血存在,同时又有血虚的情况,四物汤可发挥养血活血的作用。 禁忌证 实证热证者忌用 对于外感热病过程中出现的高热、烦躁、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实热证表现的患者,四物汤不适用。四物汤中的药物多为滋补之品,会助长热邪,加重病情。 脾胃虚弱者慎用 脾胃虚弱、运化功能较差的患者服用四物汤,可能会导致滋腻碍胃。因为熟地等药物较为滋腻,容易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患者可能出现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如果使用熟地等药物,往往需要配伍健脾和胃之品。 孕妇慎用 四物汤中的川芎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在孕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有导致孕妇流产的风险。如果孕妇有血虚血瘀的情况,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并且调整药物的配伍和剂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