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一例改良入路的腰椎转移瘤分离手术病例
河南省糖尿病肾病学科的发展研究
1
11 1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蔡楠楠

   什么是垂体瘤
    垂体是一个位于大脑底部、鼻后深处的豆子大小的器官。尽管垂体不起眼,但是它几乎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垂体产生的各种激素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不过,今天我要说的主角不是垂体,而是垂体瘤。垂体瘤是一类起源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常常会对生长发育、生育功能等造成影响。想象一下,如果垂体是手机里的操作系统,激素就是它每天不断发出的指令,而垂体瘤就像是系统中突然弹出的流氓软件,不仅随意发出指令,还可能在大脑里开疆拓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揭开垂体瘤的神秘面纱。
    垂体瘤如何分类
    在临床上,根据有无异常激素分泌,垂体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功能性垂体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催乳素瘤,其次为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其他类型如促甲状腺素瘤及促性腺激素瘤等相对少见。无功能性垂体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
    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根据垂体瘤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临床上将直径<10毫米的垂体瘤称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0毫米的则称为垂体大腺瘤。
    垂体瘤的症状有哪些
    垂体瘤早期尤其是微腺瘤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垂体瘤的逐渐增大,可出现内分泌障碍、神经压迫等症状。
    分泌的激素不同,内分泌障碍的症状也不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持续刺激肾上腺皮质,导致皮质醇过度分泌,引发‌库欣综合征。这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常包括:1.面部肥胖,出现满月脸,且长出大量痤疮。2.躯干和背部脂肪聚集严重。3.腹部或者大腿部的皮肤出现紫纹。4.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
    生长激素瘤。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骨骼、软组织及内脏器官的异常增生。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有:1.成人出现肢端肥大,如前额突起、下颌突出、皮肤粗糙、手脚增大、足跟增厚。2.儿童和青少年在骨骺闭合前表现为巨人症,如体毛增多、生长过快、个子过高。3.胸闷、心慌、多汗、关节疼痛。
    催乳素瘤。催乳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性激素(女性中的雌激素和男性中的睾丸激素)水平降低。这类患者经常出现以下症状:1.女性患者月经不准时、月经量减少甚至出现闭经现象,在非怀孕期间分泌乳汁。2.男性患者出现乳房增大或乳汁分泌症状,或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症状。
    促甲状腺素瘤。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1.食量增加但体重减轻。2.心率过快或不规则,易激动、易烦躁、易怒。3.排便频繁,失眠。4.眼球突出。
    垂体瘤压迫周围脑组织及神经结构,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头痛。垂体瘤压迫会导致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前额或双额部疼痛,程度较轻,间歇性发作。
    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眼底改变。垂体瘤向前上方生长,会压迫视交叉神经,导致视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底视神经色泽进行性变淡,视盘出现萎缩,少数患者可有视盘水肿。
    海绵窦综合征。垂体瘤向侧方生长,压迫脑神经,会导致上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复视和感觉异常等。
    下丘脑综合征。垂体瘤影响下丘脑,可引起尿崩症、睡眠异常、体温调节障碍、饮食异常、性格改变。
    垂体卒中。这是由垂体瘤内出血导致的,表现为严重头痛、视力急剧减退、眼外肌麻痹及神志改变等。垂体卒中是垂体瘤因出血或梗死导致的急性病变。需要对垂体卒中进行准确诊断和快速处理。
    怀疑得了垂体瘤,应该做什么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垂体瘤,影像学检查首选垂体MRI(磁共振)检查。头颅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也可发现部分鞍区异常。
    内分泌检查。化验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游离甲状腺素或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催乳素、促卵泡激素、空腹血糖等相关指标。
    眼科门诊检查。视力、视野检查。视交叉神经受到肿瘤压迫,会导致视野缺损,通常为双颞侧偏盲。
    垂体瘤如何治疗
    若无功能性垂体微腺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对其可以进行随访观察。若患者出现头痛、视力减退等垂体瘤相关症状,应及时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垂体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随着时间推移的生长情况。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接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催乳素瘤患者,常用药物是溴隐亭。口服药物后,患者的催乳素恢复正常水平,同时可以缩小肿瘤。需要注意的是,停药后可能重新出现高泌乳素血症和肿瘤增大,因此需要长期服药。
    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鼻微创切除垂体瘤。医生可以通过鼻腔打一个小孔,进入颅内,切除垂体。优点是手术创伤少,视野清晰,肿瘤切除彻底率高,无疤痕,并发症少;缺点是手术是一个有创操作,有一定的风险。
    放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作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辅助,主要针对手术不能全切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放射治疗垂体瘤有一定风险,比如会导致正常垂体被破坏、视神经受损、增加颅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等。因此,在选择放射治疗时要谨慎,全面评估相关风险。
    垂体瘤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手术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首先,重视鼻腔护理(经鼻蝶窦手术后),要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涕,防止发生脑脊液漏。其次,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激素水平,这是因为垂体瘤手术可能会影响垂体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而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另外,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身体恢复非常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垂体瘤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都在不断提高。因此,患者不要害怕手术。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了解相关知识,做好术后护理,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供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