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
PDF版查看  第三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
李振华治疗梅核气经验分享
真武汤五苓散四逆散治疗水肿
中医调理化疗后重度口腔溃烂
1
11 1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
 


□典迎彬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睡醒后发觉的一种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小儿1岁后白天已经逐渐能控制小便,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的控制和表达能力也逐步完善。如果小儿3岁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尿常规及尿培养也无异常发现,一部分小儿腰骶部X线检查显示“隐性脊柱裂”,这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多见于以下3个证型:
  肺脾气虚 夜间尿床,白天尿频,易感冒,多伴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差等。
  肾气不足 尿床病程较长,每晚尿床1次以上,多伴有小便清长,智力较同龄小儿稍差等。
  心肾不交 白天玩耍过度,夜间小便自遗,多伴有白天多动,烦躁易怒,睡眠质量差,形体偏瘦等。
单方
  方药一 桑螵蛸6克,益智仁6克,补骨脂4克,田螺2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蜂蜜拌匀冲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半个月。
  方药二 益智仁12克,桑螵蛸10克,菟丝子10克,猪小肚1个。将上述药物装入猪小肚内,然后炖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7天。以上两方均适用于肾气不足证。
  方药三 芡实、莲子适量,煮羹服用。
  方药四 鲜花生叶10克,山药10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天1次~2次。以上两方均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中成药
  中成药方一 夜尿宁丸。
  功能主治:补肾散寒、止湿缩尿,用于治疗肾气不足证。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3次,10岁以下减半。
  中成药方二 补中益气丸加缩泉丸。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固涩膀胱,用于脾肾不足证。
  用法用量:口服,补中益气丸3克~6克,缩泉丸3克~6克,每天2次。
推拿疗法
  取穴 三关穴、外劳宫穴、百会穴、四神聪穴、丹田穴、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
  操作要求 小儿取坐姿,补脾经、肺经、肾经各300次~500次,推三关穴、按揉外劳宫穴各200次~300次;小儿取仰卧位,揉百会穴、四神聪穴、丹田穴、关元穴、气海穴、三阴穴交各50次~100次;小儿取俯卧位,捏脊6次,最后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针刺疗法
  主穴 百会穴,四神聪穴,三阴交穴,关元穴,中极穴,水道穴,膀胱俞穴。
  配穴 肾气不足,加肾俞穴、太溪穴;肺脾气虚,加肺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心肾不交,加内关穴、神门穴。采用毫针针刺,留针10分钟~15分钟,每天1次,6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艾灸疗法
  取穴 关元穴、中极穴、百会穴、三阴交穴。
  操作要求 小儿取坐姿或俯卧位,将艾条温和灸各穴10分钟左右,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施灸时,应将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方便感知局部受热程度,预防烫伤(艾灸百会穴时,应注意预防烧灼头发)。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刮痧疗法
  取穴 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小儿取坐姿或俯卧位。
  腹部 下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小儿取仰卧位,刮以上穴位时需要小儿先排空大便和小便。
  肢体 手三里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操作方法 涂刮痧油以后,自上而下,由轻至重,由慢至快,直到局部刮出现痧斑为止。控制用力轻重程度,以小儿个体能承受为度。刮痧后需要饮用50摄氏度左右的温开水150毫升,治疗期间禁止饮用含防腐剂的饮料,以上操作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贴敷疗法
  丁桂遗尿散 取丁香、肉桂、益智仁、覆盆子,将以上药材按一定比例(1∶2∶4∶4)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3克药粉,与黄酒按一定比例调和成药膏。将药膏置于胶贴上,贴敷脐部,每晚1次,次日清晨去掉。
  遗尿膏 取益智仁、山药、五味子、桑螵蛸、山茱萸各20克,将以上药材研为细末,加少许食醋调匀,制成药膏,贴敷脐部,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临睡前外敷,次日清晨去掉,10天为1个疗程。
耳穴疗法
  取穴 神门耳穴、皮质下耳穴、缘中耳穴、肾耳穴、脾耳穴、肺耳穴、尿道耳穴、膀胱耳穴。
  操作要求 用王不留行耳贴贴敷以上穴位,每天按压耳贴3次~5次,以耳部发热为度,不能用力过大,防止损伤耳部皮肤。3天更换1次耳贴,4周为1个疗程。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