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
PDF版查看  第三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
李振华治疗梅核气经验分享
真武汤五苓散四逆散治疗水肿
中医调理化疗后重度口腔溃烂
1
11 1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真武汤五苓散四逆散治疗水肿
 


□吴迪

2021年1月2日初诊 魏某,女性,51岁,发病节气为冬至,反复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3天。
  病史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前往某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蛋白尿。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给予药物(具体用药情况不详)口服后,双下肢浮肿症状时轻时重。3天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双下肢浮肿加重。患者为寻求中医治疗,特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目前,患者双下肢中度浮肿,按压后凹陷不易恢复,伴有腰酸、身困、乏力、怕冷、口干渴,无胸闷气短及尿频、尿急症状。
  患者的高血压病史长达3年,血压最高达150/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平素服用吲达帕胺片降压,但未定期监测血压。患者无心脑血管病史,无糖尿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外伤史,无输血史、献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醒,精神状态尚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毫米,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双下肢中度浮肿(按压后凹陷不易恢复),舌淡红,舌苔薄、白腻,右脉沉细,左关脉弦细。
  实验室检查 血沉为23毫米/小时,空腹血糖为6.41毫摩尔/升,血清白蛋白为45.11克/升,血清球蛋白为33.69克/升,血清总蛋白为78.8克/升,尿素为4.7毫摩尔/升,肌酐为68微摩尔/升,尿酸为300微摩尔/升,总胆固醇为4.99毫摩尔/升,甘油三酯为1.63毫摩尔/升,尿常规检查:蛋白2+,潜血±,尿点式蛋白为402.8毫克/升,彩超检查:脂肪肝,双肾大小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 水肿。
  辨证分型 脾肾阳虚水停证。
  西医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脂肪肝。
  治则 温肾健脾、利水渗湿。
  方药 真武汤、五苓散合四逆散(加减)。附片12克,茯苓20克,炒苍术12克,炒白芍15克,党参20克,牡蛎15克,天花粉15克,猪苓20克,泽泻30克,桂枝12克,北柴胡18克,炒枳壳12克,车前子2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5克。共14剂。开水冲服,每天2次。
  2021年1月16日二诊 患者双下肢轻度浮肿,腰酸、乏力减轻,怕冷减轻,口干渴减轻,无胸闷气短,无尿频尿急,舌淡红、舌苔薄白,右脉沉细、左关脉弦细,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阴性,潜血试验阴性,尿微量白蛋白为31.11毫克/升。
  方药 附片12克,茯苓20克,炒苍术12克,炒白芍15克,党参20克,牡蛎15克,天花粉15克,猪苓20克,泽泻30克,桂枝12克,北柴胡18克,炒枳壳12克,车前子2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5克,吴茱萸6克,生姜12克,大枣15克,熟地12克。共14剂。开水冲服,每天2次。
  2021年1月30日三诊 患者无明显双下肢水肿,稍感腰酸、乏力,怕冷减轻,口干渴减轻,无胸闷,舌淡红、舌苔薄白,右脉细、左关脉弦细。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按前方继续服药7剂。
  随访 电话随访得知,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自觉病情已痊愈。
  案例分析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专科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对应中医诊断为水肿,辨证结果为脾肾阳虚水停证。患者50多岁,脏腑机能逐渐衰退,加之久病不愈,阳气耗伤,导致肾阳虚衰,无法温养脾阳。脾阳虚则水液运化失常,水湿凝聚于下肢,因此出现下肢水肿。
  中医治疗以温肾健脾、利水渗湿为原则,选用真武汤、五苓散合四逆散(加减)。真武汤可以温阳利水,五苓散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四逆散可以疏肝解郁,改善患者四肢逆冷的症状。方中附子温肾助阳,与茯苓、苍术共同健脾燥湿;泽泻、猪苓、车前子,利水渗湿;天花粉,生津止渴;桂枝,温阳化气;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配伍枳壳,可以理气和血。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渗湿之功效。
  患者口服14剂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笔者结合患者主要症状,在前方基础上加用生姜、大枣,既能协助附子温阳散寒,又能助茯苓、白术宣散水湿,加熟地滋肾水、补肾阴,防止温阳过度而损伤阴液。患者继续口服14剂后,痊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