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玉元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冯周琴身上非常合适。冯周琴今年已经78岁了,为了更好地为患者讲解健康问题,他不仅能灵活运用各种手机软件,还通过学习AI(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科普视频。 2023年,冯周琴看到AI的相关新闻,特别好奇,同时还在思考着怎么把AI技术与他一直坚持做的科普工作结合起来。在女儿的帮助下,他下载了相关软件,自己学习AI技术。刚开始学习时,他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软件生成一些图片。慢慢地摸出一些门道后,他开始正式着手把科普工作和AI技术结合起来。 前不久,冯周琴接诊了一名患者。患者因工作忙、应酬多,身体亮起了“红灯”——长期头晕,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但是患者还没意识到自己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冯周琴把患者的健康情况和注意事项整理成文字,并通过AI软件制作成视频。这个视频生动形象地把患者的问题和患者能用到的健康知识展现出来,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冯周琴还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写成歌词,通过AI软件生成歌曲;把“中风120”相关知识,通过AI软件制作成视频,并上传到新媒体平台,供大家学习。 面对采访,冯周琴说出了他的生活态度:“学习新知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