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法治与健康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治疗
重视食疗养护身心
哮喘急性发作,内科如何应对
呼吸机撤离策略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尿液检验的作用
肛瘘的治疗
1
11 1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呼吸机撤离策略
 


□李成珊

   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的应用是维护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然而,如何科学、安全地撤机,促进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逐步恢复,是ICU管理中的一大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评估自主呼吸能力的核心指标,以及支持自主呼吸的实用策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份全面、专业的科普指南。
    评估自主呼吸能力的核心指标
    症状显著改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撤机的前提是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对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确保症状得到基本缓解,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氧合状态良好:患者的氧合能力是评估能否撤机的关键。一般而言,吸入氧气浓度不超过40%,动脉血氧分压不低于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经皮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均表明患者氧合状态良好,具备撤机的基础条件。
    自主呼吸能力充分恢复:自主呼吸能力的恢复是撤机的核心。这要求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正常,呼吸泵功能足够。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等。
    自主呼吸试验:这是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有效手段。让患者在T管或低水平通气支持下进行自主呼吸,经过0.5小时~2小时的动态观察,评价患者是否完全耐受自主呼吸,并预测撤机成功的可能性。自主呼吸试验是目前广泛推崇的撤机方式。
    支持自主呼吸的实用策略
    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水平:在撤机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降低呼吸机支持水平,以免患者因突然失去支持而导致呼吸肌疲劳或脱机失败。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气体交换情况。
    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交替应用:对于自主呼吸能力逐步恢复的患者,可采用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交替应用的方法。逐渐延长自主呼吸时间,直至患者完全脱离呼吸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在撤机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正压通气支持。然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能会增加发生呼吸肌疲劳的风险,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使用。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下,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向气道内输送恒定的正压气流,以保持气道在整个呼吸周期内的正压状态。
    呼吸训练与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以改善呼吸功能。同时,传授正确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缓慢呼吸等,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促进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恢复。
    总而言之,撤机是ICU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认真评估和科学执行。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撤机条件,是确保撤机成功的关键。在撤机过程中,应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水平,采用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交替应用的方法,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通过呼吸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