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
□蔡文龙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虽然了解高血压病,但是可能不熟悉主动脉夹层。然而,高血压病和主动脉夹层存在密切的联系。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膜和外膜,形成真假腔的病理状态。由于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血管,负责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因此,患者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典型的症状是剧烈胸痛。这种胸痛通常难以忍受,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休克。此外,主动脉夹层还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肾脏缺血、多个组织和器官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如果主动脉夹层破裂,还会形成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猝死。 高血压病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诱因之一,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长期患高血压病,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使血管壁逐渐变薄、硬化和失去弹性。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血管壁会发生破裂或撕裂,从而引发主动脉夹层。 具体来说,高血压病对主动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血管壁压力增加 长期患高血压病,会导致主动脉壁承受持续的高压力冲击,使血管壁逐渐变薄、硬化。这种变化,使主动脉壁更容易发生撕裂。 血管壁结构改变 高血压病,还会引起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如弹性降低、胶原纤维增生等。这些变化,进一步增加了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压波动较大时,会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这种不稳定的血流状态,容易使主动脉夹层形成。 心脏负荷加重 高血压病,还会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肥厚等心血管疾病。这些疾病,会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临床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因此,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重视血压管理和控制,以降低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治疗 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降低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 首要任务是控制血压。高血压病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水平,确保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非常重要。高血压病患者应坚持低盐饮食,以免血压升高;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减少血压波动。 高血压病患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A(CT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血管问题,预防主动脉夹层。 戒烟限酒,也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措施。吸烟和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病和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坚决戒烟,限制酒精的摄入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也可能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因此,患者应积极管理这些危险因素,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范服用相关药物,将这些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旦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控制心率、血压,进行手术治疗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主动脉夹层对患者的危害。 (作者供职于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外二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