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法治与健康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你了解尿常规检查吗
剖宫产后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日间手术护理要点
儿童口腔保健指南
心律失常的病因
1
11 1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你了解尿常规检查吗
 

□商莉莉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中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酮体等。为了了解肾脏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尿液的颜色 正常人的尿液为淡黄色或无色,如果出现其他颜色,则是异常情况。比如血尿,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肾炎;脓尿,通常为细菌感染引起,会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深黄色、棕褐色尿,常见于胆管阻塞、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灰白色尿,多见于尿酸盐结石和痛风引起的高尿酸血症;酱油色尿,常见于肾脏疾病、膀胱炎等;乳白色尿,常见于丝虫病、结核病或肿瘤。
    尿量 正常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为4次~6次,每次排出的尿量为200毫升~500毫升。排尿次数增多,多见于肾功能衰竭或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夜间排尿次数超过3次,提示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酸碱度 尿液的正常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为4.6~8.0。尿液的酸碱度,受饮食、服用药物、活动量及新陈代谢等因素影响。当患者摄入过多蛋白质,或由于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某些食物(如酸性水果、牛奶)及疾病(如糖尿病、酸中毒)时,尿液的pH值表现为酸性。当患者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碱中毒、尿液放置过久等情况时,尿液的pH值会偏高,偏碱性。
    尿比重 正常尿比重为1.010~1.025。当尿比重小于1.010时,可能由于泌尿系统感染、脱水、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引起的。
    尿糖、尿酮体 尿糖和尿酮体都属于尿液中的糖类物质,其检查结果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尿糖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表明尿液中的糖分过高;尿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则说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过多。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酮体,则提示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疾病。
    细胞管型 细胞管型是尿液中的一些成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可以存在少量的透明管型细胞。管型是尿沉渣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出现管型尿,提示肾实质性损害及肾小球或肾小管存在损害。由于肾小球过滤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形成管型。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等;颗粒管型,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的毒性损伤。
    尿液中还存在尿胆原、尿胆素等。尿胆原,是指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脏、脾脏内遭到破坏,红细胞中的血红素变成间接胆红素,随着胆汁一起进入肠道,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的。大部分尿胆原,会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但是少量尿胆原会随着尿液一起排出。如果尿胆原、尿胆素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可能是肝细胞性黄疸或溶血性疾病。因此,尿胆原、尿胆素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及鉴别黄疸的类型。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中心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