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宏
老年性痴呆症可分为原发性痴呆症、血管性痴呆症和两者的混合型,前者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表现为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等一般智力丧失,但视力、运动能力等则不受影响。痴呆是一类综合征,患者除了存在认知障碍外,还表现出精神行为的改变。AD占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总数的70%左右,其发病率在65岁人群为5%,在95岁人群则高达90%以上。 通常来说,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如果没有及时的保健和干预,损伤会逐步加重,大大超过自我修复的速度,使得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并发展。 根据老年性痴呆的病情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记忆力减退 很多老年人在发病早期会出现记忆力明显降低。首先出现的是记忆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对发生已久的事情和人物的遗忘。部分患者出现视空间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阶段(或称为中期)表现,是因为上述的各类损伤,造成大量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以及神经突触损伤(硬盘损坏导致格式混乱,静默细胞代偿需要时间并重建格式),使得中枢判别和调节机制受损,产生了性格方面的明显变异和错乱,如平时内向的变得躁狂,平时外向的变得抑郁,或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如随地大小便等)的行为。 生活不能自理 生活不能自理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三阶段(或称为晚期)表现,神经元的损伤造成记忆完全缺失(只残留一些深刻的片段,硬盘完全损坏,静默细胞无法代偿),生活能力丧失,必须由旁人照顾。 从上述三阶段所知,我们要有效防治老年性痴呆,必须重视第一阶段,尽可能阻止和延缓第二阶段的到来和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只能尽力来提高生活质量。 从上述病因可知,老年性痴呆重在预防,而预防重在防治各类病因。大致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心理健康。 勤动脑,多学习一门从未接触的语言,重塑脑功能。 主动并且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如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AD的发病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即改善居住环境,如空气优良,阳光充足,室内光线明亮。 经常参与社交活动,如围棋。 定期锻炼身体,每周五次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可以预防或减缓有AD高风险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不饮酒或限制饮酒,减少盐、糖、油的摄入量。 综上所述,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治疗,最重要的应该是治疗各种诱因,也就是做好预防工作,让疾病在第一阶段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旦进入第二阶段,甚至到第三阶段后,就很难治疗,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激活更多的静默神经元功能,修复和规整更多的突触系统和神经递质,来代偿损伤的神经功能,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和损伤的加重,很难达到预期,只能勉强改善。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