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丽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和第一剂“疫苗”,是每一位妈妈为婴儿制作的第一份珍贵“礼物”。按照《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全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要达到50%以上。然而,2021年2月,我国发布的《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 小玲是一位新妈妈,特别希望婴儿能吃到母乳。虽然分娩前在孕妇学校也学习了一些母乳喂养知识,但是当她给孩子喂奶时,总是感到手臂酸痛;孩子也经常哭闹,母乳无法满足婴儿的需求。于是,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产科医生观察了小玲的喂奶姿势及婴儿的反应后,发现喂奶姿势和婴儿的含乳姿势均不正确,及时纠正;还告诉小玲要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小玲实现了母乳喂养的愿望,满足了婴儿的需求。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一些挑战,但是她从中学习到了更多的育儿知识,得到了多方的帮助与支持,成为一位自信的妈妈。现在,我为大家科普新妈妈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首先,新妈妈要树立起信心,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哺乳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大多数新妈妈都可以顺利完成哺育婴儿的任务。新妈妈在照顾婴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新妈妈只要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就会为婴儿提供充足的乳汁,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 其次,只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就会顺利完成母乳喂养,也可以有效预防乳头疼痛、乳头皲裂现象。哺乳时,建议新妈妈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背部保持挺直,手臂和婴儿保持平行;婴儿的头部和身体呈一条直线,身体紧贴母亲,面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让婴儿张大口,尽量吸进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以保证婴儿舒适地吸吮乳头。掌握按需哺乳的原则,新妈妈会识别和回应婴儿饥饿的信号。同时,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乳头,可以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房肿胀。 最后,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足够的乳汁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1.观察婴儿体重增加情况。新生儿出生后7天~10天内,体重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此后体重持续增加,满月后增加600克及以上。2.观察婴儿小便次数及颜色。母亲“下奶”后,婴儿每天排尿6次以上,尿色淡且味道轻。3.观察婴儿大便次数及颜色。婴儿出生后每天排胎便数次,3天~4天后,大便颜色应从墨绿色逐渐变为棕色或者黄色。4.观察婴儿吸吮动作。婴儿慢而深地吸吮乳头,可看见吞咽的动作或听到吞咽的声音。5.观察婴儿的满意程度。婴儿自己放开乳房,表情满足且有睡意。6.注意乳房的感觉。喂哺前乳房饱满,喂哺后变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新妈妈不仅收获了无尽的喜悦,还深刻地理解到人生的价值。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婴儿是新妈妈的动力和依靠。他们让新妈妈不断成长,更加坚强,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总之,我要向所有即将成为母亲或已经是母亲的女性说:爱是最美丽的力量,愿你们在孩子的陪伴下生活幸福。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