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天使之声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治心病的方法及准则
肢体骨折的健康教育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你的生活饮用水达标吗
心脏康复方法的运用
哪些表现提示前列腺“肥胖”了
1
11 1 2023年5月1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肢体骨折的健康教育
 

□冯立平

   在临床中,不少骨折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对于正确的康复锻炼和护理常识缺乏认识,认为骨折后需要制动、静养,只要“骨头长好”就万事大吉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上肢骨折多为横型、斜型、螺旋、粉碎性骨折。常见的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在抢救上肢骨折患者时,要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处于休克状态,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搬动;包扎伤口,清理可见污物,用干净的毛巾加压包扎;妥善固定,使用夹板、木棍、硬纸板进行固定;迅速转运,搬运过程中避免肢体弯曲、扭转等发生二次损伤。
    发生上肢骨折一般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一般多指外力直接打击、挤压所造成的;而间接暴力多是由于跌倒致使手部或肘部着地导致的。发生骨折后肢体一般出现疼痛、肿胀、淤青、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患者入院后行X线检查一般可见骨折的部位、类型以及移位方向。其处理原则一般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于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液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复位成功后继续使用合适的石膏或小夹板固定。
    复位成功后石膏固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血及淋巴液回流,以减轻肢体肿胀。上肢要悬吊在胸前,如果是下肢要垫枕头以抬高患肢;石膏外固定后应及时检查石膏边缘是否平整,空隙是否恰当,以防止骨折部位、腰部、髂骨、腋下、各关节等部位因石膏压迫而发生压疮、组织坏死等,若有不适应的情况应及时返回医院,重新修整石膏。
    石膏在强大外力作用下易折断碎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护好石膏,如下肢骨折石膏外固定术后,尽量拄拐或是轮椅助行,避免使用打石膏的患肢行走着力;卧硬板床时,要用软垫保护好石膏,避免因患者翻身不当而折断石膏等;密切观察肢体末梢血循环(手指、脚趾处),注意颜色是否发紫、浮肿,有无剧烈疼痛,手指(趾)是否发凉、麻木、活动受限等。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剖开石膏,以免发生肢体坏死或缺血性挛缩;肢体石膏外固定后,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活动,预防褥疮,保持石膏干燥,不要着水,更不要被粪便、尿液等污物污染;骨折石膏外固定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如上肢骨折石膏外固定后,可做手指握拳及腕关节伸屈活动;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拆除石膏,有任何问题及时随诊。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的,则可行手术切开复位。术后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进行伤口换药,一般一天换药一次,如果伤口已无渗血,可以2到3天换药一次。术后两周,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拆线;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在骨折完全愈合之前,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以及重体力劳动;及时遵医嘱复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东区骨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