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一附院为七旬直肠癌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通讯员 王承云 2024年春节,万家团圆之际,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一附院)肿瘤内科二病区医务人员通过一场生死抢夺战,为75岁的牛女士重燃生命希望。 2024年2月6日,因反复阴道出血,牛女士来到新医一附院妇科就诊,被确诊为直肠癌局部晚期。由于牛女士合并双束支传导阻滞,如果对其实施传统手术,风险极高。 接到妇科会诊的申请后,肿瘤内科二病区立即启动春节救治绿色通道,让牛女士在转科后24小时很快完成心脏功能检查、胃肠镜检查、基因检测等,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为了兼顾疾病治疗与牛女士春节和家人团圆的愿望,肿瘤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李伟伟带领团队,积极安排牛女士进行化疗及副作用预处理。除夕下午,牛女士完成治疗后,回家和家人吃了团圆饭。 在完成两个疗程的化疗后,牛女士的阴道出血症状显著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体积缩小45%,为后续治疗带来了曙光。面对肿瘤侵袭范围广、心脏耐受差的双重挑战,李伟伟组织多学科(包括结直肠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心血管内科、妇科等)会诊。 心血管内科专家说,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有心脏骤停风险),麻醉风险较高,传统手术风险极高。 在多学科专家提出的“临时起搏器+微创手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心脏麻醉风险高及老年衰弱指数评估结果,李伟伟与牛女士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牛女士提出了“保生活质量为先”的治疗诉求。最终,经过认真评估,多学科专家决定将精准同步放化疗作为核心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过程中,肿瘤内科二病区团队定期向牛女士反馈治疗进展,详细解释每一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让她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提前告知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让她有心理准备。放化疗的效果超出了预期,肿瘤明显缩小。 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后,牛女士回到了家中,又能享受天伦之乐了。 为了表达对肿瘤内科二病区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牛女士的孩子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大医精诚,妙手回春”。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的使命是让医学技术服务于患者的生命意愿。我们要在治愈疾病和尊重生命之间找到平衡点。”李伟伟说。
科室简介
肿瘤内科二病区现有高级职称者7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路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6人。按照专业进行细化,形成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及骨与软组织肿瘤4个专业治疗组,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热疗、微创介入、姑息宁养等。开展多项新药临床研究,在肺癌、食管癌、消化道肿瘤、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方面成效显著,相关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 肿瘤内科二病区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肿瘤药物试验基地、河南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河南省难治性癌痛规范诊疗中心、国家级首批无呕病房、国家乳腺癌诊疗规范质控中心等,获评河南省青年文明号、河南省路平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