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武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二附院”)始建于1949年1月。建院70多年来,河科大二附院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立足国家卫生健康大局,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分层推进”的专科发展新格局,诸多新突破鼓舞人心,新亮点引人注目。 实施“三维驱动”专科建设 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河科大二附院深耕亚专业建设领域,树立皮肤病诊疗示范标杆。作为国家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省级皮肤病区域诊疗中心,皮肤病医院通过“亚专科+专病门诊”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诊疗服务体系。河科大二附院在皮肤内外科、激光美容、中医皮肤病诊疗、皮肤病理学等传统优势基础上,创新开设银屑病、白癜风等特色专病门诊,形成年门诊24.3万人次、出院患者1200例的诊疗规模,床位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引领医美技术创新,依托国家级激光美容培育基地,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开展激光美容、瘢痕修复、光动力治疗等特色技术,年服务医美需求人群超4万人次;培育名医集群,学科带头人张斌领衔的专家团队在2024年度最受患者信赖的河南百佳医生评选中包揽四席,形成“专家带专科、专科塑品牌”的良性发展态势。 河科大二附院聚焦精准医学突破,攀登血液病诊疗新高度。血液科在副院长王慧睿带领下,一年内实现从学科独立到区域领先的跨越式发展;建成标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创新开展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成功实施淋巴瘤CAR-T治疗等标志性手术,累计挽救40余例危重患者生命;首创CAR-T治疗银屑病技术获《皮肤病学时报》专题报道,申报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5.7分,真正实现“临床问题驱动科研,科研成果反哺临床”的良性循环。 河科大二附院创新多学科诊疗模式,破解眩晕诊疗难题。该院针对眩晕症诊疗痛点,整合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七大学科资源,创建全市首个“一站式”眩晕诊疗中心。作为洛阳市中西医结合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与嵩县、伊川县、洛宁县、孟津区等县(区)的人民医院成立专科联盟,大大提升了区域眩晕诊疗能力;开展高频前庭头脉冲检查技术(VHIT),填补了豫西地区高频前庭功能检查技术的空白;建立MDT(多学科会诊)会诊机制,年服务门诊患者突破万人次,出院患者超千例,患者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构建“四位一体”质控体系,夯实专科发展根基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河科大二附院将ERAS(加速术后康复)理念深度融入专科建设,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质控体系,通过VTE(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血糖管理、疼痛管理和营养管理系统化推进专科建设,患者舒适度和住院体验大幅提升。智能预警系统使VTE发生率由0.12%降至0.08%,血糖管理实现全院同质化,择期手术血糖达标率突破90%。在多学科支撑下,疼痛管理神经阻滞技术年开展量增长18.89%,同时指导患者围手术期合理进食,有效缩短空腹时间。通过系统化管控,年实施ERAS病例3172例,手术并发症下降45%,平均住院日缩短20%,真正实现“患者受益、医院增效”的双赢局面。 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筑牢生命救治防线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尺,也体现了三级甲等医院的硬实力。为加强急危重症专科建设,河科大二附院通过三大举措提升救治效能。河科大二附院整合专科、设备、人力资源,成立急诊医学部,完善救治流程,提高急救时效。年接诊量达5.2万人次,重症救治量增长12.6%。河科大二附院构建“智慧急救”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的救治关口前移,三大中心建设使DTB(指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接受心脏抢救相关治疗的总时间)缩短了6分钟;DNT(指急性脑卒中患者从到达医院急诊科大门到开始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压缩至25分钟;危重创伤患者术前准备总时长缩短到60分钟内,24小时抢救成功率达88%。河科大二附院打破学科壁垒,组建39个住院、门诊多学科会诊诊疗团队,构建以病种为单位的诊疗模式,提高疑难危重患者诊治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年疑难病例会诊数量同比增长52.94%,门诊次均费用下降7.35%,住院次均费用下降6.75%。 下一步,河科大二附院将以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重点实施,全力打造“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为健康洛阳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