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苔花如米竞芬芳 |
|
(上接第1版) “作为一家民营医院,洛阳伊洛医院每年投入近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这项惠民工程,至今已持续10余年,每年惠及4000余人次,单人次体检增值服务价值达500元。通过这项举措,能更早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健康隐患;同时,医疗资源下沉,洛阳伊洛医院卒中中心团队的医生轮流到太康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专业的健康筛查和诊疗服务。”刘捷介绍,通过这种“公卫+专科”的融合实践,医院既坚守了基本医疗的民生底线,又用实实在在的服务筑牢了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在洛阳伊洛医院,医务人员对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从未间断。通过对住院、门诊、体检科就诊人群的筛查,以及在院内张贴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表等多种渠道,自2021年8月至2025年3月19日,该院共筛查71379人次,其中高危人群19432人次,占比达27.2%。 随着筛查数据库的不断扩容,为了更好地对这些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管理,2024年4月,洛阳伊洛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郭丹泵提出,做好数据库管理工作,不仅要对卒中高危患者进行随访,还要对卒中中危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者进行管理和健康指导,并提议针对数据库中的卒中中危患者生成随访任务。目前,该院是河南省少数进行卒中高危筛查评估后,对卒中高危、中危患者进行随访的医院。 “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开展‘溶栓前哨’培训与帮扶,建立基层溶栓质控标准,推动中医医疗机构融入卒中防治体系,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体系……”对于未来的工作,河南省卒中学会会长许予明说,他们将通过多种举措,让“卒中可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敢救、能救”,让百姓“早识别、快救治”,最终构建起一张“全域高效救治网”。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今,河南省社会办医疗机构以河南省社会办医卒中百万减残工程“溶栓三年清零行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服务功能,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