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倩倩
患者梁某几年前新冠感染康复后偶尔有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症状,遇到冷空气、刺激性气味或季节变化时均会加重。8月,他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的症状,活动后加重,夜晚不能平卧,无法入睡。胸部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提示:右肺中叶斑片状高密度影,纵隔淋巴结增大。他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右肺中叶体积缩小,可见条片状高密度影,且邻近的支气管狭窄,双肺可见结节影。医生分析片子后认为,他的右下肺后基底段混合磨玻璃结节具有肿瘤征象,右下肺后基底段支气管内有神经内分泌瘤可能。 梁某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位于右下肺后基底段处,无法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及普通的支气管镜下活检术来明确诊断。 一般来说,常见的取材方法是实施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即应用一种特制的、配有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进入气管内,然后穿透气管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结节、肿块、肿大的淋巴结以及肺部的病灶)进行针刺吸引,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紧贴气管、支气管周围病灶的定性诊断。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出血少,不必在坏死组织表面或正常黏膜上重复取样,可直接深入具有活力的组织内,获得气管腔外病变组织,提高阳检率。由于梁某病情复杂,医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采用了气管内超声引导下“建隧”活检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建隧”活检术是指在气管内超声的引导监视下,经主气道建立透过黏膜及黏膜下各层组织结构的“隧道”(“建隧”),用活检钳经“隧道”从纵隔或紧邻主气道病灶活检取材的介入呼吸病学技术。 这种“建隧”技术,相较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在病灶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强,且安全性好。以梁某为例,若对他使用传统的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可能存在取材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的问题,亦可能出现因未取得正确位置的标本而造成病理检验结果假阴性,从而影响诊断。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建隧”活检术包括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建隧”和活检钳取材3个步骤。在常规的针吸活检后,利用留下的穿刺进针印记,建立一条纤细的“隧道”,让活检钳通过,便可取得适量的标本。 医生结合胸部平扫+CT增强扫描结果与右肺下叶灌洗,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于右肺门淋巴结探及不均质低回声区,用一次性活检穿刺针对淋巴结多次进行透壁穿刺针吸并建立“隧道”,留取针吸组织、针吸涂片、针吸液送检,随后更换超声活检钳,通过“隧道”钳取淋巴结组织。在整个过程中,梁某仅有少量出血。术中,心电监护仪提示梁某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他被送入病房。后续的病理检查报告显示,梁某的结节为炎性组织,未见明确恶性成分。对症治疗一周后,梁某的症状明显减轻,顺利出院。 结节、结核病、肿瘤、淋巴结炎症等疾病均可导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但由于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故确诊难度较大。目前,在这类疾病的诊断上,临床上广泛应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但是,遇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时,往往存在取材困难或取材少的情况,再应用传统技术,就会难以明确诊断,而气管内超声引导下“建隧”活检术是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的基础上“建隧”,再使用活检钳,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病变组织,可进一步提高肺门及纵隔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