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浅析脉息比在艾灸中的应用 |
|
□滕迎春 脉息的概念:“脉”即脉搏,“息”即气息,一呼一吸为一息。脉息比指的是患者每分钟的脉搏与呼吸次数之间的比值。这一比值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反映出人体气血阴阳的偏盛与不足。 它源自内经理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说的就是呼吸与脉搏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呼一吸脉四动、呼吸定息脉五动定义为平人,一呼一吸脉二动定义为少气,一呼一吸脉六动定义为脉躁。 在艾灸疗法中,脉息比同样具有关键的应用价值。“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承人李树森在继承先祖中医诊脉法的基础上,依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加以总结创新出的一种以脉搏和呼吸频率为依据,而确立的一种脉诊方法。首次提出来脉息比的概念,并指出少气之人多见虚寒体质,脉躁之人多见燥热体质,让我们能够通过脉搏与呼吸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能判断机体的寒热虚实状况,更能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测量方法简单,标准明确,可重复性强,可以作为一项脉诊定量定性指标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脉息比的测量方法,操作简便易行。首先,需要测量者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测量一分钟的脉搏次数;然后,测量者再在保持自然呼吸状态下,测量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不可有意识地加快呼吸或深呼吸;最后,测出的脉搏次数与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次数的比值就是脉息比。根据脉息比,医者可以判断测量者身体的寒热虚实状态。脉息比小于4为少气,以虚证、寒证为主;脉息比在4~5之间为平人,即平和状态或虚实夹杂的状态;脉息比大于5为脉躁,以实证、热证为主。 少气者大多是虚寒体质。虚寒体质者,通常有畏寒、手脚偏凉、易疲劳、易痛经(女性)、体型适中或偏胖等特征。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寒气较重,这类人群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水平较低等问题。《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艾叶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艾灸可以驱散体内寒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脉躁者属于燥热或者虽然平时虚弱,但是在此时属于燥热的情况。如果进行艾灸,进一步助长阳气,导致阴阳失衡加剧,脉躁者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同时,脉躁者往往阴液不足,艾灸的温热作用可能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阴虚症状,如咽干、咽痛、口干、鼻子干、便秘等情况。脉躁者还可能伴有热邪内扰,艾灸的热力可能加重热邪的困扰,导致病情加重或复杂化。因此,脉躁者不适合做艾灸。此时,医者应考虑采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中药方剂,或配合针灸、推拿等其他中医药治疗方法。 而脉息在4~5的正常人可以用艾灸,每周1次~2次就可以,不必每天都做。 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则病例,患者是一名17岁的女孩儿,由于胃痛1周在家自行服药,症状不能缓解前来就诊,女孩面色苍白,有气无力,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滑。笔者的第一印象认为患者为虚寒体质,想到用艾灸的方法治疗,但是通过脉息比测定,脉搏每分钟为102次,呼吸每分钟12次,患者脉息比值8.5。患者明显属于脉躁,治疗上排除胃脘痛常用艾灸的治疗方案,改用了针刺、拔罐等治疗方法,处方以支沟穴、鱼际穴、二间穴为主,配伍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梁门穴、内关穴和胃止痛。二诊,患者脉息比值为6.2。三诊,患者脉息比值为5.6。四诊,患者脉息比值为5。经过4次治疗,患者右关动脉及白厚苔的病证均已消失,乃邪热已去之象,痊愈而归。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