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重阳秋深宜登高 |
|
□童如珍
九九重阳,天高云淡。登高,既是重阳节的习俗,又是户外活动的较佳方式。登高的好处,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外,更主要的是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放飞心灵,颐养情志。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登高时吟诗作赋、泼墨染画,以抒情怀。“诗圣”杜甫的一首《登高》,通过远眺与俯瞰秋天的景色,以风急、猿啸、落木渲染悲秋之情,并以此诉说自己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苦。杜甫虽然表达的是悲凉与愁苦,但是实际上他正是通过登高,面对萧萧落木和滚滚长江,使自己的负面情绪得以疏解,心怀得以释然。画家张大千的《重阳登高图》,画面简捷明了,色泽浓淡相宜,登高者翘首仰望对面的高山,若有所思,一种空灵静谧之美跃然纸上。题诗:“书来为说济南事,苦忆关家兄弟贤。正是鹊华好秋色,明湖听曲更何年?”表达了张大千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将思乡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名句。这些诗和画皆是作者登高望远时触景生情的作品,是作者内心深处情绪的一种宣泄。 如今的我们,恰逢好时代,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发达的通信设备,使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以与亲友视频通话,无须借登高来寄托想念之情。登高,成了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一种雅趣,没有愁绪,只有浪漫与快乐。 重阳节,可以登“三山五岳”,体验黄山、庐山与雁荡山的独特景致,领略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及恒山的奇妙韵味。站在高山之上,蓦然腾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觉冲击,阵阵凉风吹来,使疲惫瞬间弥散,身心无比轻松。倘若去拉萨,登上布达拉宫,则好似行走在天宫,头顶的云丝仿佛伸手可摘,寺内梵音缭绕、禅语低吟。此刻,或许你已然忘却自我,心灵与天空一样洁净。当然,去北京登长城,到张北草原天路上驱车驰骋,在江西武功山上扎帐露宿,都会有一番别样的感受。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近郊登山。虽然山不高,但是秋色绚烂。到了山顶,豁然开朗,狗尾草团团簇簇,随风摇曳,让人心底安然宁静。放眼望去,沃野茫茫,稻粟熟了,一片黄澄澄,让人赏心悦目。小溪袅袅娜娜,像灵动的蛇,闪着银光向远方游去。面对多彩的秋色,愉悦之感油然而生。登高望远,使人眼明志高,心绪通达。 (作者供职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卫生健康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