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急性高热不退是一种令人忧心的状况。高热不仅让人身体极度不适,还可能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面对急性高热不退,除了常见的西医治疗手段,中医也能缓解症状、降低体温,加快康复进程。 中医眼中的急性高热 中医理论认为,急性高热的出现多因外感六淫之邪、疫疠之气,或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当外感邪气侵入人体,正邪相互争斗,阳气变得亢奋,发热由此产生。依据病因与临床表现的差异,中医把高热划分成多种类别,如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等。 中医应对急性高热的妙招 中药汤剂 银翘散:针对风热感冒引发的高热,银翘散具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效。其主要包含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成分,能有效疏散风热,减轻发热、咽痛等症状。 白虎汤:如果高热是因气分热盛所致,白虎汤就是常用方。它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构成,有着清热生津的作用,能让热邪从体内得以解除。 小柴胡汤:对于邪在少阳导致的寒热往来、发热等情况,小柴胡汤有着和解少阳的功效,采用调节人体气机的方法退热。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依照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选定相应穴位进行针刺。如大椎穴乃诸阳之会,针刺大椎穴能够清热解表;曲池穴、合谷穴等,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对高热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耳尖放血:耳尖放血属于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在耳尖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能够发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对急性高热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推拿按摩 推天河水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此为推天河水穴,具有清热解表、泻火除烦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小儿发热。 按揉大椎穴:用手指揉按大椎穴,可振奋阳气、疏风散寒、清热解表,对于高热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的患者起到缓解作用。 中药外敷 退热贴: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中药退热贴,主要成分为薄荷、冰片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将退热贴贴于患者额头、颈部等部位,利用皮肤吸收药物,实现退热的目的。 中药足浴:用艾叶、紫苏等中药煮水进行足浴,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对发热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高热着重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需要运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因此,采用中医治疗高热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施行,患者不能自行用药或治疗。 饮食调理 高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像西瓜、黄瓜、西红柿等,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休息调养 高热患者应保证休息,拥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寒。 总之,遇到急性高热不退时,中医拥有众多方法来缓解症状、降低体温。但是,需要注意,中医治疗高热,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结合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方法,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康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预防高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的身体状态。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邹平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