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萌
乳腺结节是女性乳腺疾病中的一种常见情况,其良恶性的准确诊断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浅表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捷且经济的检查手段,在乳腺结节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浅表超声的基本原理 浅表超声利用高频声波穿透人体组织,并根据不同组织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特性,在屏幕上形成图像。这种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界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扫描,超声医生可以全面分析乳腺结节的性质。 乳腺结节的超声表现 在超声图像中,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形态与边界 良性结节通常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恶性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可能呈现分叶状或星状,边缘不光滑,常有成角或毛刺状改变。这是由肿瘤细胞的浸润性生长所致。 回声模式 良性结节内部回声均匀,超声波在病变区域的反射一致。恶性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能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伴有钙化、坏死或液化等现象。 后方回声特征 良性结节后方回声通常增强,因为病变的密度低于周围正常组织,超声波容易穿过。恶性结节可能呈现后方回声衰减,这是由于病变的密度高,吸收或散射了更多的超声波。 血流情况 良性结节血流信号通常较少或无血流信号。由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恶性结节血流信号丰富,且血管分布可能呈现异常模式。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估病变区域的血流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综合评估与BIRADS分类 在超声评价乳腺结节良恶性时,医生通常会结合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结节的形态、边界、回声模式、钙化情况及血供等。此外,还会参考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临床信息。 为了统一诊断标准和报告方式,乳腺超声检查常采用BIRADS分类系统。该系统将乳腺病变分为6类,每一类都对应着不同的良恶性可能性和处理建议。例如,BIRADS 4类表示可疑异常,恶性危险性在2%~95%,需要进一步活检以明确诊断。 钙化情况的判断 钙化是乳腺超声检查中另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粗大钙化通常与良性病变相关;而微小钙化,特别是细小、密集、呈簇状分布的钙化灶,则常常与恶性肿瘤相关,特别是乳腺癌。微小钙化的形成可能是由肿瘤细胞代谢活跃,产生大量的钙盐沉积在细胞内外而形成的。然而,并非所有出现微小钙化的病例都是乳腺癌,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其他检查手段 虽然浅表超声在乳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比如乳腺X线(钼靶)、乳腺磁共振(MRI)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如穿刺活检)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当超声检查结果存在疑问或高度怀疑恶性病变时,进一步的检查是必要的。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得过乳腺癌或没有哺乳经历的高危人群,更应重视乳腺检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武汉亚心总医院超声影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