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惜
心血管疾病,可能听起来让人感觉有点陌生,但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很常见,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等,都属于心血管疾病。这些病就像藏在暗处的“杀手”,一直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心血管疾病会让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变弱,甚至可能引发很严重的心脏问题,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与不好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得了心血管疾病,不但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变差,还可能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发病原因 想要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大家要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实际上,许多心血管疾病都是由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与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两大“帮凶”。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和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和狭窄,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就好比给心血管疾病敞开了大门,让其在我们的体内肆意妄为。不妨想象一下,血管好比城市道路,烟草和酒精就恰似路障。路障越多,道路就越拥堵,甚至可能引发事故。同理,血管中的有害物质增多,血液流动就会受阻,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不健康的饮食 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食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助推器”。当人们摄取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时,这些物质会在血管中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不断增大并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我们可以将此过程比作河流泥沙沉积,河流中泥沙过多,河床会淤积。同样,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这些“泥沙”也会在血管中沉积,形成斑块,阻碍血液流动,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缺乏运动 久坐会造成身体机能减退和心血管老化。当我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血液循环会减缓,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为了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人们应定时起身活动或进行一些伸展运动,以促进血液流通,缓解肌肉疲劳,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减轻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也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会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放松身心和减轻精神压力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守护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在了解了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后,人们应该如何构建防线来守护心血管健康呢? 首先,要做到戒烟、限酒。我们需要坚决抵制烟草和酒精的诱惑,让心血管得以“解脱”。戒烟限酒不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够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其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人们应当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食物等。同时,减少高脂、高糖和高盐食物摄入量,以此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只有坚持合理饮食,才能为心血管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有效保护。 另外,保持规律运动。人们要让身体运动起来,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规律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水平,有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上述的方法,人们还应关注心理健康,学会合理应对压力。大家可以尝试进行冥想、练瑜伽等,或者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援助,舒缓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定期体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定期体检能够让人们及时知晓自身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此一来,不但能够防患于未然,还能让大家明确自身的健康情况,进而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 在社会中难免遇到挑战和压力,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需要时刻留意自己心血管是不是健康。只要做到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重视心理健康,再加上定期进行体检,就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