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钦玲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长期进展性疾病,要求患者和医疗团队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确保病情稳定,提升生活质量。 饮食管理 低盐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建议使用限盐勺等工具来控制每天的盐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 低蛋白质饮食 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医生会建议患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等,同时应减少植物性蛋白的摄入量。 适量饮水 患者应根据自身尿量、水肿程度,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合理安排饮水量。在避免过量饮水导致水肿加重的同时,患者也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避免脱水。 控制钾、磷的摄入量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存在钾、磷代谢异常。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控制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橙子、坚果、动物内脏等。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稳定肾功能。患者应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以及改善心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应坚决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 肥胖是慢性肾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病情监测 定期复查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肾功能 患者应关注自己的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注意预防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容易引发高血压病、贫血等并发症,患者应关注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心理调适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长期疾病,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调适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寻求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如有需要,可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用药管理 遵医嘱服药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患者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患者应了解哪些药物具有肾毒性,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总之,慢性肾脏病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控制病情、延缓疾病发展,更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和家属,要正视慢性肾脏病带来的挑战,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疾病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