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灿峰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尿失禁不再局限于老年人,而是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群。 尿失禁的定义和分类 尿失禁是指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 应力性尿失禁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一般发生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举重等活动时,因膀胱肌肉失控,而导致尿液泄漏。 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肌肉的突然收缩,导致不受控制地排出尿液,常伴随着尿意突然增强的情况。 膀胱过度活跃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一般由于膀胱过度活跃或过度敏感所致,导致尿意频繁和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是指由于脑部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尿液控制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尿失禁。 发病原因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问题,发病原因涉及多方面。人在正常排尿过程中,尿液由肾脏产生并储存在膀胱中,当膀胱充盈时,神经信号会告知大脑让膀胱肌肉收缩并放松尿道括约肌,使尿液排出。然而,尿失禁可能是由膀胱肌肉功能失调、盆底肌肉无力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憋尿、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增加尿失禁的风险。特别是在女性的生理期,盆底肌肉和膀胱组织改变会增加尿失禁患病率。 治疗方法 应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应力性尿失禁通常是由盆底肌肉无力或损伤导致的,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和手术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是通过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来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监测盆底肌肉活动并提供反馈,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控制尿液流动。对于一些严重应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如盆底重建手术或尿道支架植入术。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重点是降低膀胱肌肉活跃度,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有抗胆碱药物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膀胱肌肉过度兴奋,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作次数。行为疗法包括膀胱训练,即通过定时排尿来训练膀胱控制力,避免憋尿,以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膀胱过度活跃的治疗 膀胱过度活跃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膀胱训练和电刺激疗法等。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药物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膀胱训练,主要是通过调整排尿时间和频率来训练膀胱控制力,从而减少尿意频繁。电刺激疗法是通过在膀胱或盆底神经上施加电刺激来调节膀胱功能,从而减少尿意。 功能性尿失禁的治疗 功能性尿失禁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因糖尿病导致的尿失禁,需要控制血糖水平;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尿失禁,需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因此,针对功能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