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婷/文 杨冬冬/图
“在这一个地方,就能把省级各大医院都‘转个遍’,这不,专家还给咱留了电话,让有啥不明白的尽管问他。这让我们少跑了多少冤枉路,少花了多少冤枉钱啊!”在舞钢市用药咨询现场,70多岁的段老先生对记者说。 5月9日~10日,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驻马店市驿城区、平顶山市舞钢市。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学旺,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二处一级主任科员马洁,驻马店市卫生健康体育委主任李桂霞,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晓力等参加启动仪式。 两天时间,29家省级、市级医疗机构的药学专家通过合理用药宣讲、用药咨询、学术交流、临床药师进科室、资深药师下乡镇等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把通俗、实用、接地气的合理用药知识传递给千家万户。 张学旺在启动仪式上说,合理用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内容。举办“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既展示了广大药师心系群众、服务患者、大爱无疆的本心,也使志愿者们在实践中锻炼了情怀、体现了初心、强化了担当。希望参加活动的省级医疗机构利用药学专业学术优势,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打造一支“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倾心服务群众的药师队伍。
纠正用药误区 “量身打造”用药“处方”
“我们就在这附近住,早上7点就过来了。”“孩子咳嗽老不好,想请专家给看看。”5月10日上午9时,在舞钢市鑫源广场,前来用药咨询的群众早已排好了队,他们有的带着自己的影像报告,有的带着自己平时吃的药,等着与专家们好好交流一番。 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王鹏伟的诊疗台前,候诊的群众排了五六米的长队。经过一上午的交谈,王鹏伟发现,很多老年人存在不规律用药、擅自停药的现象。 “高血压、冠心病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这类疾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特别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是需要终身服用的,但是有很多患者担心长期服药有副作用,往往吃着吃着就停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很容易造成症状反复,导致小病酿成大病。”王鹏伟说。 对于这一点,河南省肿瘤医院张永娜深有同感。她说,有些患者平时习惯“自我药疗”,感觉身体不舒服了就去药店买点儿药吃几天,症状稍微有所减轻就以为病好了,就停止用药,用药期间也不咨询医生,也不做任何检查。其实,这些做法是老百姓用药中的一个常见误区,相当不可取,而要让老百姓改变这种错误观念,需要医院、社区、媒体等多方加强科普宣传。 与这类患者相反,有的患者不是不吃药,而是过度用药。河南省胸科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君霞说:“用药剂量过大、抗凝药物预防治疗的疗程过长,这是我多次参加‘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47岁的张先生呼吸道感染后,认为消炎药吃得越多越好,一天吃3次阿莫西林,一次吃4克,远远超过了理论上的服药剂量(每次1.5克);60多岁的于老太太患有冠心病,采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双抗”疗法已经一年半。通常情况下,使用“双抗”疗法一般不建议超过1年,1年后患者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药服用。但于老太太服药期间从来没有复查过,目前还一直在进行“双抗”疗法。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一定要从基层抓起。”李君霞说,“‘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临床药师走出药房、走出医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地将正确的用药知识传递下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很有必要。” “原来合理用药的门道有这么多,尤其在高血压、糖尿病这种常见病的药物选择上。听了老师们的讲解,我感觉扩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培医生曹霞光说。 王雷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的一名药师,去年年底被派驻到驻马店市上蔡县高白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听说“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来到了驻马店市,特意过来看看。他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药学专家们能有机会到上蔡县,让当地百姓也可以享受这样的“福利”。
授之以渔 提升基层药学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用药现象,除了要给群众做好科普,更重要的是提升基层药师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守好门”和“把好关”。 活动期间,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药学专家分别带来了《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管理》《依法执业 护佑患者安全 合理施治 正确使用药物》《儿童的临床用药管理及合理使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宣教》《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合理使用》等专题讲座。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药学部主任王爱凤围绕“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及监护”展开讲解。王爱凤说,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特别是老年人、初次用药的患者、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调整药物剂量时,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进行调整,一次调整一种,不宜同时增加多种药物剂量。 “适当的药品、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的,这是合理用药的7R原则。”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任艳丽说,一直以来,抗菌药的用药前皮肤试验被广泛应用于预测过敏反应。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明确规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需要再进行常规皮肤测试。而目前,仍有部分医院还在进行皮肤测试。任艳丽建议,要加强基层药学人员培训,使其转变思想观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燕看来,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用药更不是单纯的减量就行。由于适合低龄儿童的制剂比较缺乏,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不全,儿童合理用药指南、共识较少,科普宣教不到位等,导致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以及用药损害的概率可能高于成人。因此,要特别重视儿童用药的遴选、配备、管控与监测,同时要加强儿科药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方位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活动不断升级 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不辍
2019年4月25日,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办的“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内黄县,标志着此项活动正式启动。 2021年,“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升级为“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参与活动的药师队伍逐年壮大,由2019年的11家省级医院,壮大到2023年的19家省级医院。活动期间,当地的市级医院还会派出临床药师队伍参与其中。应基层群众的要求,在今年的用药咨询环节,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舞钢市人民医院还分别派出两名全科医生,与省级、市级药学专家积极配合,为老百姓提供疾病诊断与用药指导服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健康基层行·药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每走过一站,就会把一面志愿队队旗留在当地,这意味着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接力起跑,在辖区内继续组织开展此项活动,让志愿服务精神站站传承。 此次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平顶山市舞钢市之行,药学专家共发放科普手册及报纸1600多份,为600余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线下会场受益医务人员达600余人次,线上收看达38余万人次。
链接
此次活动共有19家省级“三甲”医院和9家市级医院的药学专家参与。这些医院分别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排名不分先后)。

授旗仪式

用药咨询现场

药师进乡镇

合理用药宣讲
 药师团队

药师进科室指导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