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静
血液化验是一种用来检查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为医生提供完整的生物信息,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数量和形态。血液化验不仅在临床诊疗上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常见的健康保障手段之一。在血液化验前,患者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液化验结果出现偏差 1.饮食因素:一些食物和饮料会影响血液化验结果。例如,食用高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含糖量高的食物会导致空腹血糖偏高,而饮酒会使肝功能检查结果偏高。 2.药物因素:一些药物的使用会影响血液化验结果。如使用含有红细胞生成素的药物,会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和血细胞比容测试结果偏高;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白细胞计数。 3.身体活动因素:过度活动可能会导致血液化验结果出现偏差。如晨跑、剧烈运动等会导致乳酸脱氢酶结果升高,因为剧烈运动会产生氧气负荷,代谢需求增大,从而产生更多的乳酸。 4.身体情况因素:身体状况,如感染、发热、缺氧等,也会导致血液化验结果出现偏差。感染会导致白细胞升高,贫血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5.化验采样因素:采集化验样本时,不同的采样方式可能会导致化验结果出现偏差。 6.仪器校准因素:化验仪器的校准也会影响结果。如果仪器没有及时校准或经常出现故障,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血液化验前应该注意什么 1.在进行血液化验前,患者需要遵照医嘱停用抗生素、类固醇、生长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此外,患者还需要向医生讲述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用药情况,以便医生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2.饮食也是影响血液化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检查的前一天及当天,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和饮料,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仅如此,在检查当日,还应尽量避免饮用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3.在进行血液化验前,适当运动有助于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而过度的体育运动则会使身体疲劳,影响检查结果。因此,患者应该适当休息和放松,提前安排好时间,避免紧张和匆忙。 4.睡眠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也会影响血液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化验前,患者应尽量保证充分睡眠,睡眠时间也应规律。 5.在进行血液化验前,患者需要向医生提供详细和准确的身体信息,例如有慢性病、过去做过的手术、身体不适等,以便医生综合分析和判断化验结果。 (作者供职于长葛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