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药温浴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综合治疗常见病之四
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
中医辨证治疗疾病三则
除燥养心方、降糖调脂方
诊断颈椎病要看这几点
1
11 1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综合治疗常见病之四
 

综合治疗常见病
之四

呃 逆
    临床症状: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不能自控。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
    拔火罐:膈俞穴、胃俞穴。
    推拿:攒竹穴、天突穴任取一穴,用拇指或中指重力按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连续按揉1分钟~3分钟。同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常能止呃。
    方药:柿蒂9克,水煎服,频饮。
急性胃痛
    临床症状:上腹胃脘部疼痛,常伴有胃脘部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中脘穴、梁丘穴、足三里穴,或取中脘穴、神阙穴,隔姜艾灸。
    推拿:取中脘穴、至阳穴、足三里穴,以双手拇指或中指点压按揉,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令患者行缓慢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分钟~5分钟即可。背部脾俞穴、胃俞穴附近压痛点,用较重的点按法,连续刺激2分钟左右;按揉梁丘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手法要重,每穴2分钟~3分钟。
    方药:1.香附、木香各10克,水煎服,每天2次。2.老生姜、红糖各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一二十沸,再将红糖融人收膏,4天服完,每天2次。
急性腹痛
    临床症状:腹部疼痛,可分别表现为全腹痛、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天枢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或下巨虚穴。
    推拿:患者仰俯位,医者用肘尖按压两侧膀胱经内侧线肝俞穴至大肠俞穴,一般根据不同的腹痛部位,分别重取三焦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次髎穴。
    方药:1.取麦麸50克,葱白(切碎)、生姜(切碎)各30克,食盐15克,白酒30克,食醋15毫升,混匀放铁锅内炒热,用布包住,热敷疼痛处,适用于虚寒腹痛。2.白芍20克,当归15克,水煎服,每天3次。3.白芍(酒炒)15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每天2次~3次。
腹泻
    临床症状: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
治疗方法
    针灸: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或加隔盐灸神阙穴以腹温泻缓为度。
    方药:1.鲜马齿苋30克,鲜白头翁30克,独头蒜3个,洗净捣泥,拧汁1次服完,每天2次。2.炒黄连15克,煨广木香10克,炒山楂10克,水煎服,每天2次~3次。用于湿热腹泻。3.炒山楂10克,炒二芽(麦芽和谷芽)各20克,炒神曲10克,水煎服,每天2次~3次。用于伤食腹泻。
泌尿系结石
    临床症状:疼痛,部位主要为腰及下腹部,以绞痛、胀痛为主。尿血或排砂石。
治疗方法
    耳穴贴敷主穴:肾、输尿管、三焦、膀胱、耳迷根、皮质下、神门。
    配穴:肝、脾、交感、腰椎、内分泌,每次选3穴~5穴,贴一侧耳,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3天换贴一次,两耳交替轮用。
    方药:车前草、金钱草各30克,煎汤代茶饮。
急性腰扭伤
    临床症状:腰痛剧烈,局部肿胀,活动受限,有外伤史。
治疗方法
    针灸:腰痛穴、委中穴、阿是穴。
    推拿:先用湿热毛巾反复敷腰部30分钟,再由四周至痛点用滚法5分钟,反复按揉痛点10分钟,再用腰部斜扳法,先健侧,后患侧。
    方药:生大黄60克,生姜汁适量,加开水调成糊状,适量敷患处,每天1次。
腰腿痛
    临床症状: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或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跛行。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肾俞穴、大肠俞穴、环跳穴、委中穴、阿是穴等。
    推拿:先用湿热毛巾反复敷、擦腰部及下肢30分钟,再用掌根按揉法、拇指弹拨法操作腰骶部肌肉15分钟,以放松腰部肌肉,后拿捏双下肢10分钟。
    方药:桑枝20克,鸡血藤20克,杜仲15克,地龙15克,水煎,温服,每天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