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公斤产妇胎盘早剥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史 尧
近日,正在手术的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武海英突然接到郑州某医院产科打来的求助电话:“武主任,紧急情况,一个产妇怀疑胎盘早剥,需要转到您那儿抢救!” 抢救危重产妇,武海英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当产妇通过绿色通道进入重症监护室时,武海英还是吃了一惊:患者体重110多公斤,下身全是血迹,血压只有84/39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摸不清脉搏,摸不到宫底高度,胎心未闻及……面对这样的情况,急救人员甚至连静脉通路都无法第一时间建立。 武海英查阅患者病历后发现,产妇是个“老病号”,子痫前期、高血压病、糖尿病…… 武海英当机立断,暂停所有检查,立刻启动产科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并征求患者丈夫的意见,全力保大人。 由于时间紧迫,患者在抢救前没有来得及做超声检查,胎心始终未闻及,胎儿很可能已经夭折。但武海英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之前没有听到胎心可能是因为患者体重过大,肚皮过厚所导致,胎儿也许还有抢救的希望。她立刻通知该院新生儿科医生前往手术室,做好抢救准备。 在手术中,武海英和该院产科副主任王焕萍、主治医师赵琳为产妇进行剖宫产,切开水肿的皮肤脂肪,分离粘连,青紫的子宫体映入眼帘,清理大量的积血块……武海英第一时间将孩子交给新生儿科医生和助产士。 “有心跳,孩子有心跳,马上抢救!”该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张磊的一句话打破了手术室的沉寂,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此刻的手术室被分成两个战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在全力抢救新生儿,产科医务人员在全力救治产妇…… “母子平安,结局圆满!”当天17时许,武海英宣布抢救成功,并给参与抢救的绿色通道各环节大夫、护士报喜。此时,距离产妇入院,只过了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