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解析
结核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夏至时节话养生
1
11 1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解析
 


□刘荣梅

在当代社会,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其中,高血压这一原本被认为是成年人专属的疾病,正逐渐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崭露头角”。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更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对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脏、大脑、肾脏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血压持续升高会对心脏、大脑、肾脏以及血管等重要器官和组织造成持续性的损害。例如,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引发心力衰竭;对脑血管而言,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能够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高血压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而血管在长期高压作用下,弹性下降,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增加,最终可能引发血管狭窄、阻塞等问题。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基础,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保证睡眠、减少压力等。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指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达到2级高血压:高血压的分级是根据血压值的高低来确定的。对于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性别和身高对应的血压标准有所不同。2级高血压意味着血压值显著高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下,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难以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因此,需要及时启动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症状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是指由于高血压导致患者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心悸、胸闷等。这些症状表明高血压已经对身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可能已经引起了脑部、眼部、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异常。如果不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并控制血压,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明确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药物或毒物引起的高血压等。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轻高血压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伴有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当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内膜增厚等,或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时,表明病情较为严重。靶器官损害说明高血压已经对身体造成了实质性的损伤,而糖尿病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和器官的病变风险。此时,启动药物治疗不仅是为了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缓疾病的进展。​
坚持非药物治疗6个月血压无下降趋势者: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在严格坚持非药物治疗6个月后,如果血压仍然没有下降趋势,说明生活方式干预对其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应及时启动药物治疗。
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小剂量用药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因药物剂量过大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单一用药便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药物对患者的适用性。
采用单一药物小剂量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血压未能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但是,当药物剂量已经增加到最大有效剂量(足量),血压仍然不达标时,就需要考虑联合用药或使用复方制剂。联合用药是指使用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压,增强降压效果,同时还可以相互抵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由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代谢速度较快,对药物的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每2周~4周调整一次药物剂量或种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血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每个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药物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给药。例如,对于合并有哮喘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肾脏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的药物。此外,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供职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