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健康监督
 
第三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肺结核: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鸡眼与跖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每周一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每周一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每周一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过敏性鼻炎的诊疗与预防
阿立哌唑口溶膜的独特优势
1
11 1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过敏性鼻炎的诊疗与预防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物质后,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以炎性介质(主要为组胺)释放,并有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常见病因剖析
    遗传因素 过敏性鼻炎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患者多具备特应性体质,对外界抗原易产生特异性IgE,这种体质呈现一定遗传性与家族性。相关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家族中,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已发现多个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如IgE相关候选基因、重要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及T细胞表面抗原等参与发病过程。
    环境因素
    吸入性变应原:这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诱因。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包括尘螨、屋尘、真菌、动物皮屑、各种树木和草类的风媒花粉等。这些过敏原颗粒通常较大(5微米~25微米),易在鼻腔被阻挡,进而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其中,花粉和真菌孢子等室外过敏原,是导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而尘螨、宠物皮毛、真菌、蟑螂等室内过敏原,则易诱发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食物变应原:食物变应原多引发皮肤和消化道过敏,单纯引发过敏性鼻炎者较为少见。对婴儿而言,主要食物变应原是牛奶和大豆。成人常见的食物变应原包括花生、坚果、鱼、鸡蛋、牛奶、大豆、苹果、梨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鼻痒: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产生的局部特殊感觉,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外耳道、软腭及咽部发痒。若合并变应性结膜炎,可出现眼痒和结膜充血。
    喷嚏:呈阵发性,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即刻发作,属于反射性动作。
    流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典型表现。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间歇性、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性鼻塞。
    嗅觉障碍:鼻黏膜水肿明显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
    分型特点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随季节交替而发生变化,主要由植物花粉季节性播散引发,旧称“枯草热”。在花粉季发作,持续数周,季节一过症状缓解,次年相同季节复发。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常年存在的变应原(如灰尘、螨虫等)引起,虽然为常年发病,但是也有季节性加重情况。
诊断思路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包括持续时间、暴露情况、反应强度、发作频率、季节性、环境因素、过敏反应及治疗情况等。比如,询问患者症状是否在特定季节、特定环境(如接触宠物、打扫房间)出现或加重,对判断过敏原及鼻炎类型极为重要。
    症状判断 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及以上,每天持续或累计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高度提示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SPT):临床上常用,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常见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若对该过敏原过敏,15分钟~20分钟内局部会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风团和红晕。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能即刻得到结果,但可能出现假阳性,皮肤急性炎症期、严重过敏体质及有严重全身疾病患者不宜进行。
    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利用检测患者血清中游离的特异性IgE,判断机体致敏状态。当患者血清中针对某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机体对该过敏原致敏。该方法不受皮肤状态、药物影响,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但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检测种类有限。
    鼻黏膜激发试验:将可疑过敏原浸液滴入或喷入患者鼻腔黏膜,观察是否诱发鼻炎症状及鼻黏膜变化。此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为有创检查,可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进行。
    体格检查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也可表现为充血或浅蓝色,下鼻甲尤为明显,鼻腔常有水样分泌物。需要注意的是,鼻黏膜表现并非过敏性鼻炎特有,需要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血管运动性鼻炎:其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鼻部症状常因气温改变、进食辛辣食物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后突然发生。但是,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原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无鼻痒、眼痒等症状,抗组胺及脱敏治疗无效。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非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易混淆。但是,该病皮肤点刺试验或体外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药物性鼻炎:因鼻塞时应用鼻减充血剂用量过大或时间过久,反跳性使鼻塞加重。主要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鼻腔分泌物增加等,过敏原检测结果为阴性。
    内分泌性鼻炎:与性激素、甲状腺素和垂体激素等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有关,患者出现鼻塞、打喷嚏等症状。过敏原敏感性试验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程7天~10天。患者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等症状,可伴有发热、头痛和肢体酸痛,过敏原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阴性。
治疗方法
    避免接触过敏原 这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尘螨过敏者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勤换床单、被罩,使用除螨仪;宠物皮屑过敏者避免饲养宠物,减少与宠物接触。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能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一般用药后1小时~3小时起效,作用持续24小时左右。
    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中度和重度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作用强,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全身不良反应少。
    抗白三烯药:如孟鲁司特钠,对鼻塞症状改善明显,可与抗组胺药联合使用,尤其适用于伴有哮喘的患者。
    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预防和减轻症状,但起效慢,需要提前数周使用。
    免疫治疗 即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改变过敏性鼻炎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减轻过敏症状。包括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疗程一般为3年~5年。
    手术治疗 对经药物或免疫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鼻中隔矫正术等,以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预防措施
    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霉菌滋生;花粉季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在室内饲养宠物。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
    健康教育 了解过敏性鼻炎知识,认识疾病本质、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学会正确使用药物,遵医嘱足疗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