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平顶山:“三轮驱动”实现中西医协同创新
哮喘防治有了新指南 河南专家参与编写
苔花如米竞芬芳——提升脑卒中防治能力 河南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在行动
2025年度卫生两项考试4月开考 河南省聚焦关键环节高质量启动考务工作
1
11 1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苔花如米竞芬芳——提升脑卒中防治能力 河南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在行动
 


本报记者 朱晓娟

“患者体重64公斤,TNK(替奈普酶)溶栓16毫克,5秒~10秒内静推!”3月19日上午,在河南省社会办医卒中百万减残工程“溶栓三年清零行动”暨脑血管专科能力建设发展推进会上,洛阳伊洛医院卒中中心带来的溶栓绿色通道现场演练,瞬间点燃全场气氛。
台上,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治;台下,数百名社会办医疗机构负责人紧盯每一个细节,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关键步骤。这场演练对“生死时速”生动还原,充分展现出河南在脑卒中救治领域全域攻坚的坚定决心。
3年清零:突破技术瓶颈,编织全域救治网络
“今天,我们与河南省卒中学会携手,共同开启全省社会办医二级以上医院脑梗死溶栓技术普及暨‘溶栓三年清零行动’计划。到2027年年底,所有社会办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相关专科医院都要熟练且规范地开展脑梗死溶栓技术!”推进会上,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会长李红星的发言铿锵有力,一场致力于补齐社会办医医疗技术短板的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脑梗死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因此,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脑梗死溶栓技术水平刻不容缓。
根据《河南省社会办医二级以上医院脑梗死溶栓技术普及暨“三年清零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规划,此次行动将分3个阶段稳步推进:2025年为摸底筑基阶段,完成对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溶栓能力的全面评估,确保30%的机构达到相应技术标准;2026年进入提质扩面阶段,通过帮扶、远程教学等多种方式,推动60%的机构实现规范化救治;到2027年实现全面清零,所有目标机构都要建立起完善的质控体系,让脑梗死溶栓技术实现同质化覆盖,从而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超过6万家,占全省医疗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李红星说,此次行动不仅能填补基层医疗技术的空白,还将有力带动相关学科建设,最终目的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基层突围:从“不敢救”到“争分夺秒救”
“社区医院仅用21分钟就完成溶栓,转诊上级医院时还能做到无缝衔接,这在过去不敢想象!”洛阳市洛龙区太康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娟向记者分享了一个近期案例。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因右侧肢体麻木前来社区就诊,分诊护士凭借“卒中九大症状”快速识别,在10分钟内便完成了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和溶栓准备工作。最终,患者的DNT(入院至溶栓时间)创下基层纪录。
洛龙区太康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洛阳伊洛医院。2024年,该中心成功创建成为洛阳市首个城市社区卒中救治单元。“只有把基层这张救治网织得更密,才能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赢得胜利!”洛阳伊洛医院院长刘捷介绍,医院将脑卒中救治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专门投入专项资金对救治流程进行优化,还积极推动区卫生健康委出台相关防治方案,构建起“区级主导—医院引领—基层联动”的三级防控体系。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救治流程,洛阳伊洛医院联合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分岗位、全员化、全院化的培训和演练。如今,经过持续不断、规模各异的培训,无论是医院内部的保安、保洁、导医,还是院外基层网点的医师、社区健康宣传员,都练就了一双能精准识别脑卒中症状的“火眼金睛”。各岗位人员一旦识别出脑卒中患者,就会按照既定的接诊流程,根据就近原则,迅速将患者送至CT室(同时联系脑卒中医生在CT室会合),或者直接送往卒中中心诊室。这极大地缩短了患者在院内的就诊时间。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洛阳伊洛医院共开展溶栓802例,其中由导医识别的有38例、收费人员识别的有3例、保安识别的有2例、药房工作人员识别的有2例、非脑卒中专科医生识别的有55例、基层医生识别的有86例。
防筛结合:7.1万份数据筑牢“第一道防线”
在洛龙区鸿儒社区卫生服务站,82岁的周女士拿着颈动脉超声检查单,赞不绝口:“不仅能免费检查血管,还有专家到社区坐诊,咱老百姓真是太有福气啦!”这“福气”,得益于洛阳伊洛医院“公卫+专科”融合的创新实践。
 (下转第2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