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
农历正月初一为世界华人普天同庆的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描绘新年万象更新、热闹非凡的诗。诗中所言“屠苏”,乃是一种酒的名称。
相传汉武帝时期,民间就有除夕夜一家人饮用屠苏酒的风俗。 到了南北朝时期,陈延之在《小品方》中说:“屠苏酒,此华佗方也。元日饮之,辟疫病一切不正之气。”由此可见,古代的屠苏酒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药酒。 “屠苏”二字有多种解释,真正含义应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由此可知,春节时饮屠苏酒,是一种解毒防病的传统民俗。苏东坡十分赞赏屠苏酒的养生功能。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苏东坡巧妙地运用年长者喝屠苏酒的典故,表明自己只要健康、不怕年老的想法。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屠苏酒的药物组成有肉桂、防风、蜀椒、桔梗、大黄、乌头、赤小豆。配制方法:将药物研成细末,放入红色的三角形布袋中缝好;在除夕中午放入井中,正月初一子夜取出泡过药材的井水与酒勾兑;最后浸泡四五天,屠苏酒就制成了。到了清代,人们不仅在春节饮用屠苏酒,在端午节也饮用屠苏酒,以驱虫祛邪、健身防病。 据史料记载,屠苏酒始于汉代,盛于唐宋,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每逢重要节日,特别是除夕,家家户户都要欢聚一堂畅饮屠苏酒,以此期望全家人吉祥如意和健康长寿。经商者也将屠苏酒视为财运酒,每逢店铺开张、祭祀财神都会喝家中珍藏的屠苏酒,借以屠绝晦运,祈求财源广进;身在仕途的人,认为屠苏酒是好运酒,常饮屠苏酒,以求仕途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由此可见,屠苏酒不仅是一种健康酒、袪病酒,还是一种团圆酒、平安酒、好运酒、吉祥酒。屠苏酒已经流传2000余年,至今已被多数人所淡忘。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屠苏酒,其组成与古代的屠苏酒不相同,大多是温经通络、祛湿止痛的良剂。方中有肉桂、乌头、花椒、防风、菝葜、赤小豆、大黄、桔梗等。诸药合用,制成酒剂,借助酒力,使活血通络、袪风散寒的药力更强。凡风寒湿痹或风寒感冒,症见肢节疼痛、肢冷恶寒者,均可选用屠苏酒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精血亏少、常有内热口干舌燥者,不宜饮用屠苏酒。 (作者系全国名中医,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