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
顽固性口腔溃疡是指患者经过标准治疗后,溃疡仍不能愈合,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抑或是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的特点。随着病情发展,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心情和言语,甚至对工作和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笔者在跟随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广学习过程中,发现半夏泻心汤不仅治疗胃肠疾病,在原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还可以治疗口腔溃疡、脂溢性脱发、湿疹、痤疮、冠心病等多系统疾病。 半夏泻心汤(原方):半夏半升(古时计量单位),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古时计量单位),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辛温,可以化痰和胃、降逆消痞;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和半夏相配有辛开散结之功;黄芩、黄连苦寒,可以清热解毒、降逆除螨;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可以调补脾胃,使脾升胃降、中焦气机条畅。全方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斡旋中焦气机,以恢复中焦升降功能。 临证加减 如果患者伴随纳差,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可加藿香、佩兰、砂仁,以醒脾和胃、理气化湿;伴随胃胀较重者,加玫瑰花、厚朴花、玳玳花,以疏肝理气;口腔溃疡日久不愈者,可加少量肉桂、附子,以引火归元;不欲饮食者,可以加麦芽、建曲,以健脾开胃;伴随腹泻者,加茯苓、炒白术、炒山药,以健脾止泻;伴随梦遗等相火妄动者,可以联合使用封髓丹;热证多于寒证者,可以加大黄芩、黄连用量;寒证多于热证者,可以加大干姜、大枣用量。 病案一 2024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女性,46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疼痛2年有余。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黏膜、舌体两侧溃疡,伴有疼痛,口服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后缓解。近2年来,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平均每个月2次,为寻求中医治疗,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刻诊 舌下、舌两侧多发溃疡,溃疡面边缘红、中间白亮。患者平素喜食辛辣之物,体质怕冷,不喜饮凉,不喜运动,容易犯困,身体无力,纳差,时有胃胀、泛酸,睡眠尚可,二便尚可,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诊断 口疮。 辨证 湿热内蕴、寒热错杂证。 治则 清热利湿、平调寒热、引火下行。 方药 清半夏15克,黄芩12克,黄连6克,干姜6克,党参12克,甘草9克,大枣3枚,海螵蛸30克,肉桂6克。共7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024年10月25日二诊 患者服药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胃胀、泛酸缓解,纳差。在原方基础上增加炒麦芽15克,建曲15克。共7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024年11月3日三诊 患者口腔溃疡未复发,胃胀、泛酸明显缓解,饮食稍增。效不更方,患者继续服药7剂,巩固疗效。 随访 电话回访患者,其口腔溃疡未复发,胃胀泛酸、饮食均改善。 按语 患者因平素饮食辛辣,不喜运动,久之造成中焦湿热,湿热循经上蒸,熏灼于口舌,故生口疮。脾喜燥恶湿,湿热困脾日久,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故出现恶心欲呕、泛酸等症状。患者不能饮凉、体质怕冷、不喜运动,可知其体质偏寒,寒热错杂于中焦,津不上润而阴火上行,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故用半夏泻心汤以平调寒热、清热利湿,加海螵蛸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泛酸症状,还可以促进溃疡面愈合,少佐肉桂以引火下行。二诊中,患者仍纳差,故用炒麦芽、建曲,以开胃消食。 病案二 2024年10月21日初诊 患者,女性,65岁,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年有余”就诊。患者1年前因生活琐事生气后出现口腔溃疡,当地某诊所给予冰硼散、维C银翘片等药物治疗,痊愈。1周前,患者口腔溃疡再次发作,用冰硼散喷敷,效果不佳,遂来笔者所在处就诊。 刻诊 患者舌尖、牙龈处黏膜破损溃烂,心情烦躁,口干不苦,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舌有齿痕,脉滑细。 诊断 口疮。 辨证 脾虚湿热、虚火上浮。 治则 健脾理气、清热利湿、引火归元。 方药 清半夏12克,黄芩12克,黄连6克,干姜9克,党参12克,甘草10克,肉桂6克,生地15克,酒萸肉15克,大枣3枚,黄柏10克,砂仁9克。共5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024年10月27日二诊 患者口腔溃疡痊愈,其他症状均明显改善。效不更方,患者继续服药10剂,以巩固疗效,同时嘱咐患者调畅情志、清淡饮食。 随访 电话随访患者,其口腔溃疡未复发,口干痊愈,心情烦躁症状消失,大便正常,饮食正常。 按语 该患者由于经常生气,气郁横犯脾土,导致患者出现大便溏、纳差、舌有齿痕等症状。脾虚运化不及,湿邪内生,湿热相搏,循太阴、少阴之经侵入上焦,加之中焦气机升降失调,阴津不足,津不上乘,虚火上浮,故出现舌尖、牙龈处口腔溃疡,以及心烦等症状。方中用半夏泻心汤平调中焦脾胃,方中加黄柏,可泻相火而清湿热;砂仁,养胃醒脾,除咽喉及口齿浮热,即封髓丹之意;生地、酒萸肉,益精填髓、滋补真阴;肉桂,引火归元。调理中焦,使脾之水火得以调和,加用益精填髓、引火归元之药使得阴津得补、相火归位。 顽固性口腔溃疡病程较长,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了诸多烦恼及不便。经方传承至今在于其临床疗效,中医亦不是“慢郎中”,只有四诊合参,辨证准确,方可效如桴鼓;倘若只用原方,不加辨证,则效果可能差强人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泌阳县第三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