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如骨密度和骨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通常发生在绝经后5年~10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影响老年人,主要发生在70岁以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则主要影响青少年,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症状表现 患者会感到腰背酸痛或全身酸痛。当身体承受更多的重量时,疼痛会加重,甚至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翻身、坐起及行走等。 随着骨质疏松程度的加重,患者的身高会缩短,背部会变得弯曲或出现驼背的现象。 由于骨骼变得脆弱,患者可能在不受到严重外伤或轻微的外力下就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胸椎、腰椎、髋部、桡骨和尺骨的远端及肱骨的近端。 护理措施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较为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浴室由于地面湿滑,是患者跌倒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患者在浴室跌倒的措施:1.在浴室放置稳固的矮凳子,让患者能够坐着洗澡,避免长时间站立。2.在墙壁上安装坚固且易于抓握的把手,以便患者能稳定自己的身体,防止在洗澡过程中滑倒。3.在浴室铺防滑垫,能有效增加地面的摩擦力,降低患者滑倒的风险。 长期卧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定期翻身和细致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为患者翻身,减轻长时间卧床的压力,防止压疮的形成。2.定期检查和护理患者的骨骼部位,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骨骼变形和炎症。3.定期帮助患者活动四肢,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能够增加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对于骨痛患者,这些药物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患者定期外出晒太阳。阳光能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的吸收,从而增强骨骼的强度。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坚持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摄入适量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类等,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磷、镁、锌、维生素D等,对维护骨骼健康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多食用牛奶、鱼类、绿叶蔬菜等。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高盐、高脂肪食物,以免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骨质疏松症管理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关注的疾病。家庭和社会也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作者供职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一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