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 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 中医药周刊·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上一版  
酒制中药的功效
秋食药膳滋阴润肺
养生食谱
中原庞氏妇科学术流派 百年传承 用心守护女性健康
我的中医浪漫情结
1
11 1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酒制中药的功效
 

□黄鸿昊

 

   酒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更有“百药之长”的美名。酒为“水谷之精”,其气剽悍,具有行气活血、通阳散寒、化瘀散结等功效,也是常用的中药炮制辅料。用酒炮制中药的方式丰富多样,包括酒浸、酒洗、酒渍、酒炒、酒蒸、酒炙等。
    对于酒制中药,妙用也有不少。《冷庐医话》记载:“杜清碧病脑疽,自服防风通圣散,数回不愈,朱丹溪视之曰:何不以酒制之?清碧乃悟,服不尽剂而愈。”病或在高在下,治有缓急、远近。从上可见,杜清碧患脑疽服用防风通圣散数次不愈,在得到朱丹溪提醒后,服用酒制中药很快痊愈,体现出酒制中药在一些病证上的优势。
    脑疽,是指生于脑后项部的头疽。酒制中药发挥“升提”功能,引药上行、活血通络,使药物直达头疽。《证治准绳·疡医》记载:“疮在头巅,则当射而取之,用酒制寒凉剂,更以风药升而上之,外以杀虫解热药敷之。能明此三者,其于治疮思过半矣。”表明在上方的疮疡疾患,使用酒制中药是治疗的重要一环,有利于药效发挥。
    另外,酒性温热,中药酒制后还能够加强通经活血的作用,与寒性药物配伍,能减轻副作用。
    又如另一案例,《古今医统大全》记载:“钱仲阳以《颅囟》著名,治一产妇因事大恐而病,病虽愈,唯目张不闭,人皆不能晓。问于仲阳,曰:病名胆衡,煮郁李仁酒饮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衡不下,郁李仁可去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目则能闭矣。如言而效。”患者因大恐而生病,疾病缓解后唯目不能闭合,医者认为目与肝胆关系密切,使用郁李仁祛除郁结,随酒入胆,酒性浓烈,使气机上逆,醉即愈。
    常见的酒制中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知母、龙胆草、当归等。酒制后,药物升降浮沉、寒热温凉之性会发生改变,从而发挥不同功效。《医学入门》言当归“治上酒浸,治外酒洗,血病酒蒸”,还说香附“气病略炒,血病酒煮,痰病姜汁煮”。由此可见,中药的炮制方式不同,有不同的功效。中药巧妙酒制,会有更好的效果。
    《寿世青编》记载:“黄芩、黄连、知母、黄柏,用治头面手足皮肤者,须酒炒,以其性沉寒,借酒力可上腾也。用治中焦,酒洗。下焦生用。黄连,去痰火,姜汁拌炒;去胃火,和土炒;治吞酸,同吴茱萸炒。此各从其宜也……地黄、知母,下焦药也,用之须用酒浸,亦恐寒胃……苦参、龙胆,酒浸者,制其苦寒也……当归、防己、天麻,酒浸者,助发散之意也……”可见,一味中药在经过酒制后,具有不同的升降浮沉功效。
     (作者系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