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个小村庄的卫生变迁 |
|
□李云庭
20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洛阳市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那里不仅生活条件困难,医疗条件还很差。 那时一下雨,积水就满街流,尽是泥泞。有一次,妈妈的脚被狗咬伤了,但是因为路上都是泥,没办法去医院,只能静等伤口愈合。 姐姐有过敏性鼻炎,爸爸偶尔从外地带点儿治鼻炎的药回来,才能让姐姐缓解一下症状。在我的印象中,冬季和春季,姐姐的鼻子总是红红的。哥哥得了痢疾,直到严重脱水了才去村卫生室输液。那时候村里的医生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看病,需要输液的病都是“大病”。 邻居家的大叔中午去地里打农药,回来后发现农药中毒,家属赶紧拉着架子车送大叔去村卫生室。因为距离远,再加上中毒的时间较长,所以大叔错过了抢救时机。到了春天,村民们都到洛河边拔毛草根(板蓝根),回去熬汤喝,能治疗痄腮(腮腺炎)等疾病。 我上初中时,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村里的路也由土路变为石子路,路途较远的同学还能骑自行车上学。村里的卫生室也大有改善,面积变大了,医疗设备也多了。我听说卫生室还引进了治疗口腔疾病的机器。 卫生室有很多中药,远远地就能闻到浓浓的中药味。村民舍得花钱到卫生室看病了。在卫生室看病的村民多了起来,我每次到那里看病都能遇到一些熟人。行动不便的村民,可以乘拖拉机到卫生室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 大学放假回老家,我看到许多村民盖了楼房,一些村民买了摩托车,有的甚至买了汽车。村里修建了水泥路,医疗条件也不断改善,到乡卫生院、市区医院看病的村民也多了起来。 后来,由于城市发展,家乡归洛龙区管理,进行了搬迁和改造。家家住进了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楼房,用上了自来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健康教育室等科室,配备了B超、心电图等医疗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环境整洁,不仅能看病,还有防疫、计划生育宣传、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是取得大专文凭、有执业助理医师证的专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不仅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还经常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再后来,由于洛阳新区规划,小区周边兴建了一所三甲医院。小区和医院之间,还修建了过街天桥。小区居民只要翻过天桥,就可以到对面医院享受专家的医疗卫生服务。 短短几十年,家乡的医疗条件从看病“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气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从“赤脚医生”、卫生员到全科医生、坐诊专家,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新农合到如今的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医疗政策越来越惠民。 洛阳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变,增进了民生福祉,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老家李奶奶激动地说:“感谢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卫生健康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