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妇幼健康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巩义便民就医“药方”张张开在患者心坎上
浅谈管理门诊药房审核调剂工作
陪诊服务需要行业规范
无偿献血后需要进补吗
消防实战演练不可少
1
11 1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陪诊服务需要行业规范
 

□叶金福

对于年事已高或异地就医的患者来说,独自在医院面对烦琐流程往往感到很无助。近年来,悄然兴起的陪诊服务,尝试为患者提供一定帮助。然而,陪诊师尚未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由于缺乏标准,陪诊行业存在服务内容模糊、收费标准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一些机构或个人甚至打着陪诊名义做“黄牛”。
陪诊服务的出现,无疑为解决患者的就医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一方面,陪诊师对医院的就诊布局相当熟悉,既能帮助患者节省就医时间,又能帮助患者规避就医麻烦,从而提升问诊效率。另一方面,陪诊师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医院的医疗秩序,提升了医院医疗资源效能的发挥。可以说,陪诊服务的出现是一种好现象。
由于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目前还没有被纳入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而且行业标准、专业规范、收费标准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因而事实上,陪诊师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部分陪诊师不仅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甚至还充当“黄牛”坑骗患者。加之,陪诊师在陪诊过程中也会遇到病患突发意外,发生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时双方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这也会引发纠纷和矛盾。这说明,陪诊服务还游离于“规范之外”。
因此,笔者以为,要让陪诊服务这一新兴职业行稳致远,还需行业规范。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为陪诊服务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包括设置准入门槛、持证上岗、规范收费标准、建立备案登记制度等,让其有“规”可循,有“标”可依,对“标”服务;切忌各人各“规”,各人各“标”,无序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尽早把陪诊师纳入新职业分类当中来,并按照相关的行业要求予以规范指导和严格管理,促使其在规范中有序、健康、良性地发展。
此外,陪诊师还需加强自身医疗知识的提升,比如:在提供陪诊服务的过程中,如果陪诊师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就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引导和帮助患者“精准诊疗”,避免“无头苍蝇式”盲目就诊,而导致陪诊服务的质量大打折扣。
笔者相信,只要通过完善行业规范,纳入新职业分类,再辅以医疗知识的提升,陪诊服务就一定能在规范中行稳致远。如此,陪诊服务才能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又能带动这一新兴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一种“双赢”的诊疗服务新职业。
(作者供职于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