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妇幼健康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巩义便民就医“药方”张张开在患者心坎上
浅谈管理门诊药房审核调剂工作
陪诊服务需要行业规范
无偿献血后需要进补吗
消防实战演练不可少
1
11 1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巩义便民就医“药方”张张开在患者心坎上
 

核心提示:   2019年5月,巩义市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巩义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资源共享、分级诊疗、优势互补,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推动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碎片化、低效能”到“整合型、高质效”的系统转变,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体现巩义特色”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新路子。

   今年,巩义市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紧密结合县域实际,全面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等系列措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推进便民利民实事,真正让群众在党建工作中得实惠,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群众更健康”是县域医改的最终目标。自2019年12月4日,巩义市组建了由市人民医院牵头、市公立中医院、妇幼保健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乡镇卫生院和310家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巩义市总医院。
    让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看起病”是一道必答题。巩义市总医院围绕人民群众多层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整合县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构建了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体系,开出了更多更好的便民惠民“药方”。
党建引领
信息化互联互通创新“药方”
    将“支部建在科室上”,科主任同时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科室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积极参与科室重要事项,促进党支部在科室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引领带动,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2019年巩义市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后,影像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全市15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民营医院实现互联互通,就可以同步看到医共体所有成员单位的图像,在总医院范围内医疗设备实现了资源共享,没有设备的单位和就近有设备的单位可以共享。
    前不久,在站街卫生院,患者张女士需要做CT(计算机层析成像)增强检查,站街卫生院暂时还未开展该项目。医生直接在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开巩义市人民医院的申请单并在网上预约,巩义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就能收到该预约情况。医共体单位内的所有患者都可以这样,就近选择有设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或来巩义市人民医院完成检查。检查结果会由巩义市人民医院的专家进行判读后,将诊断结果传回乡镇卫生院,同时患者检查结果及影像资料可实时传输到医师电脑端共享,患者可以扫码看到自己的电子报告及电子胶片。
    患者到医院看病到底方便不方便,流程是否烦琐,质量高不高,患者最有发言权。因此,医院设置了“服务好不好,请您扫一扫”院长微信二维码,在医共体范围内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了228个点位,收集意见、建议和投诉,转交相关部门进行持续整改提高,形成了流程科学、模式连续、环境舒适、态度体贴、医患和谐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互联网+护理服务”
延续服务便民“药方”
    在河南省委改革办、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推行的“便民就医少跑腿”7项举措基础上,巩义市人民医院还同步开展了“看病不求人,就诊更舒心”百日活动,增加了“一次挂号管3天、饭菜随时有、基层医院共享中药房、免费提供陪护椅、手机查询检查结果”等便民服务项目,赢得群众好评。
    医院通过开展“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21项便民就医服务举措,让百姓就医更加便捷、价廉、放心、舒心。
    巩义市人民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模式,实现了医院、社区、家庭多元联动,打通了医疗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这项服务主要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慢性病后续治疗和有护理需要的特殊人群,包括婴幼儿、孕产妇,均可提供医护到家上门服务。”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郜炎辉说。
    今年春季,长期卧床的王奶奶发生褥疮,延续护理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就近安排了杜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上门查房、治疗护理。王奶奶康复后,长期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女儿特意扫描院长二维码表示感谢:我们在大城市都没有享受过医护到家服务,巩义市人民医院做到了,这项服务需要长久坚持下去,因为老百姓太需要了。
    目前,全市参与出诊的医务人员共640人。他们都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理论、技能考核,合格后发放《居家护理资格证书》,方可持证出诊。医院开展的服务有更换胃管、更换导尿管、新生儿黄疸测定等70余项,3年来,已累计开展医护上门服务1.7万多例次。
    自2023年9月起,巩义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家庭病床管理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累计办理家庭病床住院300多人次,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
    巩义市总医院围绕让“患者挂号少排队、候诊少等待、检查少跑腿、取药少麻烦”,在医共体内全面推行便民服务举措。率先完成河南省“便民就医少跑腿”7项举措。诊间支付率上升到83%,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由60.54%上升到64.3%,病区出院结算率由20%上升到88%以上,“一次挂号管3天”为患者节约费用80余万元,切实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
医疗资源“下沉”惠民“药方”
    巩义市总医院培养了县、乡、村科普专家700多名,每年开展健康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巡讲等活动100多场;录制健康科普音视频1000余个,在成员单位循环播放;连续13年举办巩义市健康文化周,通过小品、相声、快板、河洛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受益群众累计达百万余人次。
    组建由市级慢性病专家参与的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等23种慢性病进行动态管理,实施预防、筛查、管理、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管理。目前,全市共管理慢性病患者22.2万余名,慢性病住院率与过早死亡率逐步下降。
    由妇幼保健院牵头,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体系,并成立了家庭化产房、月子中心、托育中心,为全市育龄女性提供备孕、孕期、产后无缝隙健康管理,为婴幼儿成长提供体格检查、疾病筛查、营养干预等服务。
    由公立中医院牵头,整合总医院优质中医资源,形成“县有国医堂、镇有中医馆、村有中医阁”的格局。依托公立中医院建立总医院智慧共享中药房,在乡镇卫生院设立4个分中心,为成员单位统一提供中药饮片代煎和配送服务。
    在巩义市东西南北启用4个卫生院急救站,与市人民医院、市公立中医院和市级急救站联动,形成城区15分钟、乡镇30分钟急救圈。依托5G技术一键启动,实现“上车即住院”。3年来,累计在基层救治急危重症患者5000余人次。
    巩义市总医院与北京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高水平的三甲医院建立对口支援,邀请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会诊、手术,所有的专家费由医院支付;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一院一特色”的对口帮扶,打造了芝田卫生院的精神专科、回郭镇卫生院的创伤外科、河洛卫生院的康复科等7个特色专科。下派业务院长、驻扎式帮扶、开展巡回医疗、远程培训,提升基层业务能力。
    总医院搭建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横向打通医疗、医保、公卫系统,纵向打通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共体内“通卡就医”,就诊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巩义市人民医院免费为卫生院、村卫生室铺设340多台远程心电设备,每年为基层诊断心电图达8万多例,其中发现急危重症患者230多例。
    去年冬季,家住石灰务村的李先生感觉心脏不舒服,到村卫生室看病时村医为他做了心电图,市人民医院心电专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刻就近安排站街卫生院救护车接诊。在车上就和患者及家属谈急诊介入,并办理住院手续,绕行急诊科直接送到市人民医院导管室成功实施介入手术,从发病到患者转危为安仅用了40分钟。
    巩义市人民医院还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建成了远程血压、远程影像、远程胎心等十二大医疗服务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县级诊断”,共有100多万人次在家门口得到县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为群众节省医药费1亿多元。
    巩义市总医院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多成绩,环境、设施设备均有了明显改善;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沉”下去,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有效“联”起来!从开展医联体建设,到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巩义市人民医院开出一系列便民就医“药方”,张张开在老百姓心坎上,一项项务实之举、创新之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李志刚  白 鹏  张艺丹)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