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峰
急性腹痛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起病急骤、病因复杂,常令患者痛苦不堪。 发病原因 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主要分为腹腔内脏器疾病和腹腔外脏器疾病。 腹腔内脏器疾病 急性炎症:这是常见的急性腹痛原因之一,包括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细菌性痢疾、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导致脏器充血、水肿、渗出,从而引发腹痛。 急性穿孔:如胃穿孔、肠穿孔、胆囊穿孔等。胃穿孔后,消化液或胆汁等流入腹腔,从而刺激腹膜,引起剧烈腹痛。 急性肠梗阻或肠扭转:包括急性肠梗阻、输尿管结石造成的绞痛、腹股沟疝嵌顿、急性肠套叠等。肠梗阻或肠扭转可以导致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引起肠壁缺血、水肿,产生腹痛。 急性内出血:如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脾破裂出血等。内出血会刺激腹膜,引起腹痛,同时可能伴有休克症状。 血管病变: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等。血管病变能引起脏器缺血、坏死,从而引发腹痛。 腹腔外脏器疾病 尽管急性腹痛主要源于腹腔内脏器疾病,但部分腹腔外脏器疾病也可能诱发腹痛,比如心脏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脏和胸膜疾病(肺脓肿、气胸),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破裂)等。这些疾病通过神经传导或血液循环影响腹部,引发腹痛。 诊断方法 急性腹痛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病史询问 了解腹痛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长、疼痛性质,以及伴随症状等,有利于初步推断病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色与精神状态,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体征,以此判断腹痛的严重程度和诱因。 辅助检查 依照病情需要,开展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处理方法 急性腹痛的处理包含一般治疗、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腹痛患者应即刻禁食禁水,减轻胃肠道负担,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对症治疗 液体复苏:患者在起病后的24小时内,迅速恢复组织灌注,纠正组织缺氧,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 呼吸支持:轻症患者可通过鼻导管、面罩给氧;若出现呼吸窘迫,则应给予正压机械通气,保障机体供氧。 药物治疗 抗感染:对有明确感染指征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补液:补充禁食后的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止痛剂: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或解痉止痛剂缓解疼痛。严禁使用麻醉镇痛剂,如吗啡、杜冷丁等,以防掩盖症状,延误诊治。 手术治疗 对于腹腔内病变严重的情况,如腹腔内脏器破裂或穿孔、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破裂等,需及时手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修复损伤、恢复脏器功能。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永煤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