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郭彩艳 李艳民
近年来,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中心卫生院在中医药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服务接地气、成规模,谱写了中医药“姓中为民”的历史新篇章。近日,记者专程来到这里,针对该院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医门诊人次大幅提升 这里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古朴典雅、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这是记者对会盟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的第一印象。 会盟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是今年1月正式通过验收、命名的“河南省示范中医馆”,总面积470余平方米,设置了中医诊室、运动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针灸室、熏蒸室、健康宣教室、中药房等区域。该中医馆现有6名中医师,其中中高级职称4人,副主任中药师1人,3名康复治疗师,3名按摩师。在2022年洛阳市首届中医药名医名术名方榜单上,该院石松超、李书良榜上有名,被授予“乡村名中医”荣誉。 “除了传统康复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外,我们还开展中医类诊疗技术40余项;中药房有中药饮片350种,中成药132种,占全院药品总量的66.4%!”会盟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秦智成说。2022年,该院累计门诊量64317人次,其中,中医门诊人次占全院门诊人次的41%;在55822张处方中,中药饮片处方3272张,中成药处方16755张,中医处方占比35.88%;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18270人次,占门诊总人次28.4%。 多途径、全方位传播中医药文化 去年11月,会盟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文化知识角”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现场设置了阅读区、视听区、实物陈列区、养生保健体验区等功能区域,同时结合讲座、义诊等活动,多途径、全方位向群众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 不仅如此,会盟镇中心卫生院还在门诊大厅、住院部、中医馆等位置设置中医药展板,悬挂中医养生知识条幅,在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上定期播放中医健康知识,营造了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孟津区第四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节——会盟分会场活动”中,该院还通过义诊、中药材展示、免费发放中药茶饮、中医药文化宣传手册等,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中医药文化健康宣教。自2022年至今,该院已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场次,为群众讲解中医药知识和中医养生知识。 会盟镇中心卫生院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让群众“眼睛看得见、治疗感受深”。自2022年至今,该院共开展针灸412人次、磁疗508人次、拔罐330人次、牵引346人次、微波治疗141人次、艾灸421人次、熏洗280人次、刮痧196人次、推拿3455人次、贴敷3532人次、穴位注射106人次。卓有成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备受当地群众好评,就连周边地区的患者也慕名而来,体验这里的中医药服务。 此外,会盟镇中心卫生院大力创建中医特色村卫生室。目前,会盟镇辖区内的21所村卫生室均能开展中医药服务。这些村卫生室配备针灸、火罐、刮痧等设备,可开展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按摩、穴位注射、熏洗等中医药服务。 秦智成说,会盟镇中心卫生院将继续把中医药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守护群众健康。 |